>> >> >>

中国文化读本百科名词解释十条(一)

发布日期 :2019-06-27 点击数:

中国文化读本百科名词解释十条(一)

1. 天人感应(Interaction of Heaven and Man)

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对此作了具体阐述。董仲舒认为,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关于此说明宋濂《序》中提到:“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2. 礼、礼治(Propriety and Rule by Propriety)

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用以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意识。所谓礼治,则是将礼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实施和推行,这就是礼治精神。礼治的实质是强调社会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礼治精神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因此,礼首先是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3. 仁(Benevolence)

仁是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孔子的仁包括从德的最高概念到一般的道德规范,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品质,全部美德的总和构成仁。仁是礼的精神支柱; 恭、宽、信、敏、惠是实行仁的具体要求;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为仁之道。

4. 内圣外王(Internal Sage and External Emperor)

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和仁政。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后成为儒家重要的治世修身原则。

5. 三纲八目(Three Programs and Eight Items)

三纲八目是关于实现内圣外王的一种修养功夫的相关说法。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明德、亲民、知止。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 中庸(Golden Mean)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不易,谓之中庸。中庸,即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注重适度、恰当、不偏不倚,以此实现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也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7. 三不朽(Three Eternities)

《左传》中记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朝学士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8. 四心、四端(Four Hearts and Four Ends)

孟子认为,人们生来具有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端指:仁、义、礼、智,又叫四德。四心、四端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典范。

9. 性三品(Three Grades)

性三品指中国古代一种关于人性的学说,它主张人性分为三等。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三品之说受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影响。董仲舒在参考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后提出的该理论,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贪欲难改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

10. 濂溪学派(Lianxi School)

濂溪学派是由理学开山之祖被称作“濂溪先生”的周敦颐开创的学派。濂溪学派著作有《太极图说》,它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该学派主张世界根源于无极,无极产生出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

(编辑:宫月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