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I真题摘录(二)
1.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由荣格在1922年的《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
2.亚文化(Subculture)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1950年由大卫·雷斯曼提出,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3.王国维(Wang Guowei)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因此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他一生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主要代表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等。
4.四书(The Four Books)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最早在1899年被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迄今为止中国总计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
6.前四史(the first 4 of the 24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史记》系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记载了整个东汉近二百年的历史。《三国志》为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7.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8.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9.活态传承(Live Transmission)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是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的方式,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博物馆”式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10.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在编制《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时,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