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指导推荐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法规政策的宣传实施,落实学校服务家庭工作的主责主业,加强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值此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建校75周年之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幼儿园家庭教育专委会(简称“幼专委”)2024年学术年会暨会员大会即将召开。
会议主题:友好·共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8日-9日
会议地点:中华女子学院文体楼多功能厅(主论坛)、教图楼404/405/406/407教室(分论坛)
指导单位: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主办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幼儿园家庭教育专委会
承办单位: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科研管理处
家庭建设研究院
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
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中心
一、主论坛主要发言信息(文体楼多功能厅)
会议议题 | 发言人 | 单位职务 | 主持人 |
领导致辞 | 刘利群 |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院长 | 薛小丽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家儿部领导 |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
领导致辞 | 杨淑文 |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
合影 |
培育性照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 陈学锋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项目官员 | 臧海群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 |
家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 边玉芳 |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智慧及其传承 | 高书国 |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
幼儿园家庭教育实践研究的定位与策略 | 晏红 | 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 |
二、分论坛主要发言信息(教图楼)
论坛一:硕博论坛(教图楼404教室) |
会议议题 | 发言人 | 单位 | 主持人 |
社会变迁中母亲和祖母对儿童社会化的态度与实践的代际比较研究 | 彭钰尧 | 香港中文大学 |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 |
基于教育学视角解读家长“放弃培养国家栋梁”之现象 | 马燕迪 | 首都师范大学 |
父亲教养投入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母亲守门行为的调节作用 | 李信 | 中华女子学院 |
融合教育视域下特殊儿童家园共育的路径探索 | 李晓杰 | 北京联合大学 |
论家庭作为一种优先的教育形式 | 李云 | 北京师范大学 |
歧视知觉如何影响残疾儿童的家庭功能?孤独感和亲子亲合的作用机制 | 徐金凤 | 新疆师范大学 |
大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与反思 | 陈思思 | 中华女子学院 |
婴幼儿母亲育儿胜任感与育儿压力的关系研究——父亲育儿参与的调节作用 | 朱新敏 | 首都师范大学 |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父母育儿焦虑的主要影响机制及纾解路径探究 | 郑乐佳 | 中华女子学院 |
母亲对同胞冲突处理策略对大宝同胞关系的影响:大宝依恋关系与同伴交往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 徐露 | 北京师范大学 | 陈朋 (中华女子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
通用学习设计在融合幼儿园语言领域的应用——以《彩虹色的花》绘本教学为例 | 杨香 | 新疆师范大学 |
读出未来:绘本阅读与当代女青年的母职实践 | 庞宁欢 | 中华女子学院 |
家长教育学:概念、创生基础和学科建设 | 李菊 | 首都师范大学 |
协同育人背景下幼儿园家长学校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李雨韦 | 中华女子学院 |
父母关怀的异化与复归:城市“隐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析 | 邓杰 | 北京师范大学 |
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特殊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探索 | 王滢 | 云南师范大学 |
3-6岁幼儿家庭亲子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 李超越 | 中华女子学院 |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案例 | 李冰洁 | 北京联合大学 |
《治家格言》和《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 冻培琦 | 中华女子学院 |
论坛二:高校教师论坛(教图楼405教室) |
“早期教育”与“应世经务”的提倡者——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 粱克隆 | 中华女子学院 | 李甦 (中科院心理所早期阅读中心主任、研究员) |
自闭症儿童家长抗逆力现状的研究 | 赵梅菊 | 中华女子学院 |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阈下3-6岁幼儿游戏力养育推广研究 | 康雨晴 | 绵阳开放大学 |
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发展的家庭支持模型建构 | 邓之君 | 中华女子学院 |
我国家风建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张绪娥 | 德州学院教师 |
《颜氏家训》中的品德启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李英源 | 中华女子学院 |
优化家庭环境建设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果孝文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 王玉 (幼专委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
美育——最美好的家庭教育 | 王丹 | 中华女子学院 |
我国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政策研究 | 隗苗苗 | 民政职业大学 |
家庭阅读环境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关系研究 | 王玉 | 中华女子学院 |
3-6岁儿童父母共亲职状况研究及其政策启示 | 陈虹 | 中华女子学院 |
“校政园研社”共育下《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路径探索——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 | 李锋 | 大庆师范学院 |
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的质性研究 | 郭国燕 | 中华女子学院 |
论坛三:幼儿园教师论坛(教图楼406教室) |
家园共育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 牛宁 | 北京市通州区快乐时光幼儿园 | 雷海环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 |
“走出去”和“请进来”:家园社协同育幼的实践探索——以南开大学幼儿园为例 | 张娜 | 南开大学幼儿园 |
以家庭日为载体促进家园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 张静竹 |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
新时代家庭品德启蒙教育现状与对策 | 李寅 |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
基于PBOPPS模式的幼儿园家长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创新实践 | 李佳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实验幼儿园 |
家园协同的经验与思考---基于幼儿园冲突与孤独症儿童的案例分析 | 孟繁钰 |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幼儿园 |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园校协同推进幼小衔接:价值、困境与实践路径 | 张东艳 |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二幼儿园 |
家园携手干预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 刘睿 |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
解决家园协同幼小衔接实践问题——微课程体系建构 | 马思彤 |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
家庭语言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 赵京 |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幼儿园 | 房阳洋 (幼专委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
以项目式活动为载体探索家园共育新模式 | 时立群 | 商务部幼儿园 |
单亲家庭的家园共育策略研究 | 田佳欣 | 北京十一晋元幼儿园 |
擎天柱!变身! | 周夕冉 |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二幼儿园 |
再见妈妈的奶 | 陈姊璇 |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二幼儿园 |
高质量家庭教育的环境创设 | 唐亦辰 |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幼儿园 |
特殊幼儿家园共育引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 于杰 | 北京市劲松第二幼儿园 |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应如何建立关系 | 王雨 | 北京市通州区快乐时光幼儿园 |
我给妈妈的“魔法” | 韩竺君 | 中国儿童中心 |
“友好、共育、赋能”:探索幼儿园项目式主题活动在家庭与社区协同育人模式中的应用 | 周思贤 |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
浅谈加强家园合作在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以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幼儿园为例 | 蔡茹桦 | 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幼儿园 /厦门市海沧区晨熹幼儿园 |
二夸三赞法在家长养育中的应用及创新 | 夏菁华 | 文新学前教育集团 |
基于幼儿学习方式探析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翁恩花 | 厦门市第三幼儿园 |
论坛四:妇联及社会机构论坛(教图楼407教室) |
赋能家庭教育中的女性力量:挑战平衡与成长 | 恽梅 |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 | 张霁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培训部部长) |
传承弘扬千鹤妇女精神 努力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建德经验” | 朱旭敏 | 建德市妇联 |
珠海市妇联构建“123+N”工作格局 共筑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 | 唐慧琳 | 珠海市妇联家儿部 |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创新与体系构建—— 分享家庭教育“中山模式” | 王晓君 | 中山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 | 郑雷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书记) |
红色教育资源引领家庭教育的芶江实践 | 王家萍 | 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妇联 |
中国式家道智慧与职高被霸凌学生心灵成长案例 | 许振军 | 邢台市家庭教育学院玄恩文化学院 |
妇联组织克服协同困境的行动逻辑——以N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例 | 姬甜甜 | 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 |
三、幼儿园家庭教育专委会会员大会发言信息(文体楼多功能厅 会员专场)
第一项 领导讲话 |
第二项 幼专委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第三项 新一届理事会换届选举 |
第四项 新当选的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发言 |
第五项 第三届理事单位代表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