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30周年庆典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女性、家庭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幕。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马凤芝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利群教授,原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李玺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陈树强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叶鹏飞教授等社会工作、社会学各界专家、女院社会工作学院全体师生及各地校友齐聚北京,共同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开办30周年,参加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女性、家庭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开幕式
上午8:30,开幕式准时开始。刘利群、冯仕政、马凤芝、叶鹏飞先后致辞。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周应江主持开幕式。

刘利群与全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了女院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社会工作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工作学院师生、校友为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表达了诚挚谢意。她勉励全体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妇女、儿童、家庭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实践,坚持走特色、内涵、创新、协调、协同发展之路,加强品牌建设。她强调社会工作学院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不断积累优秀科研成果,在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学科建设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学院和专业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

冯仕政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祝贺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办30周年,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华女子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亲密合作,肯定了女院在中国妇女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做出的贡献。冯仕政教授高度赞赏女院社会工作专业从干部及成人教育,到学历教育,到学术学位,再到专业学位教育,一路走来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赞赏女院社会工作学院深刻把握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以“四自”精神为基础、以服务妇联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办学理念,鼓励女院社会工作学院继续保持对专业的前瞻性思考和引领性谋划,期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马凤芝代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祝贺女院社会工作迎来三十而立的生日,回顾1993年女院成立社会工作专业前后的精彩故事,细数女院社会工作师生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难忘岁月,肯定了女院师生在反家暴行动及研究、汶川地震、儿童保护、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社会事务中的贡献和成就。同时,鼓励女院社会工作学院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扎根实际工作开展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学术研究,为促进妇女、儿童、家庭等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再立新功。

叶鹏飞代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祝贺女院社会工作专业建立30周年,回首过去30年的携手合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与女院社会工作学院始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发展、共同探索扎根于中国基层群众的社会工作发展之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祝女院社会工作专业在特色发展之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1993级校友、天津市西青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孙维君女士作为校友代表,回顾自己的女院求学历程和所学到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知识和素养对于自我职业生涯的助益,感谢老师们作为自己人生道路引路人的无私付出,勉励学妹们继承和传承女院社工精神,将女院社工的星星之火传播到全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等发来贺信,祝庆典活动圆满成功,期待女院社工在新征程中再创辉煌。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向与会嘉宾全面汇报了社会工作学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女院社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0年砥砺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知识、实务能力、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坚持性别意识、公益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多元塑造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妇女、家庭、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办学成果卓著、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社会工作专业院系。

女院社会工作学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任学院领导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在社会工作30周年庆典这样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特殊日子,学生代表向社会工作专业的早期开创者、耕耘者献花,表达对老师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女性群体相关议题一直是女院社会工作学院教师研究的重心所在。为了整合学院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两个专业的学术力量,推进女性群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院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地区办事处达成共识,合作打造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此外,注重专业价值观的熏陶和实务能力的提升是社会工作学院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学院一贯重视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值此社会工作30周年之际,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和社会工作学院实习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


最后,社会工作学院30名学生深情合诵诗歌《岁月情怀 筑梦社工》,将开幕式推向了高潮。女院社会工作三十年洒满了女性的力量、承载着性别平等的希望,学院师生勠力同心,共同成长,继往开来。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来广营地区街道办事处、深圳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京芳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北京公益服务促进会、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妇女研究论丛》、《学海》等科研机构、高校、街道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医疗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与会祝贺,共议中国式现代化下女性、家庭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主旨发言
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环节,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树强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程胜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吴小英研究员、原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李洪涛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学术演讲,为与会嘉宾及女院师生带来一场专业发展思考盛宴。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陈树强全面讨论了整合取向推动妇女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强调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之路需要建构整合/通才模式的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体系。

程胜利围绕家庭教育促进展开讨论,提出社会工作参与家庭教育应将萨提亚模式引入家庭教育,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家庭环境。

吴小英分析了当前中国家庭热点问题及研究趋势,指出少子化、老龄化、亲职与抚育、家庭结构等议题正成为家庭社会学日益关注的焦点,家庭研究的“寻根热”表明关注家庭韧性,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家庭,强化家庭研究的本土化路径日益重要。

李洪涛回顾了女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形成历史,指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是女院社会工作专业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初心,坚持男女平等、坚持妇女为本是女院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未来女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一定会走出更辉煌的道路。

闭幕式
下午18时,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30周年庆典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女性、家庭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闭幕式。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主持。
苗艳梅、李芳英、刘焱、王津捷等代表参与各分论坛研讨的学者、学生总结了研讨成果,分别就妇女社会工作、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等领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术议题。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出席闭幕式并致辞。赵浩向所有参与庆典和研讨会的嘉宾、校友、退休教师、师生表示诚挚感谢,对30年来为女院社会工作发展默默付出的师生、校友致以崇高敬意,鼓励社会工作学院师生继续保持砥砺前行的干劲,在妇女、儿童、家庭等领域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方面取得更多骄人成绩!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30周年庆典及学术研讨会为女院社会工作学院掀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为女院社工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