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中华女子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进程视域下中国妇女运动经验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了“回顾与展望:中国妇女运动基本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社会主义进程视域下中国妇女运动经验研究开题报告会”。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图书馆协办,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妇女报和中华女子学院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4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女子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课题负责人韩贺南主持。中华女子学院科研处处长黄河副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她指出,妇女和性别研究是中华女子学院科研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学校的办学定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着力发挥妇女研究的智库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研究基地。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妇女理论是一项崇高的历史使命,明年是建党100周年,梳理百年来党在妇女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和发展,总结党在妇女运动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意义重大,希望这次会议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协办方的图书馆馆长马良教授到会致辞,他表示,中国女性图书馆一直尝试探索建立专业的社会性别资源库,其中一项重要的模块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一系列资源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希望能借助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馆藏资源,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国内重要而全面的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资源库。
本次会议议题丰富,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妇女组织和妇联组织在妇女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妇女运动中的继承与扬弃、中国女性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妇女运动、家庭理论及家庭工作与妇女运动、中国妇女运动对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借鉴与扬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上午分为两个时段:“妇女组织与妇女运动”“妇女理论与女性文化”。第一时段的发言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编审、博士生导师王红旗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晶回顾和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妇女运动主题及妇联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改革创新体现在组织再造、组织吸纳、组织扩张及组织延伸四个方面,目的是巩固妇联组织地位,发挥其在新时代妇女运动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尹旦萍从新时代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等方面对新时代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朱昌裕结合《中共党史研究》杂志近五年来的来稿和用稿情况对中国妇女运动研究动向进行了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馆员戴昭采用共词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妇女运动”为关键词对20年来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了妇女运动中文文献热点。中华女子学院教师李慧波博士从妇联干部自身对能力素质提升认知表现、充分发挥妇联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条件等方面对新时代提升基层妇联干部培训实效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二时段的发言由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晶主持。王红旗教授以“性别是一个关乎人类文明的问题”为主题,提出了其对女性写作或者说女性文化运动的看法。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红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家务劳动是一种最大限度避免了资本强制的劳动形式,它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外在要求而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家务劳动中包含了更多女性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可能性。中华女子学院讲师朱晓佳博士从阅读导读形式、国家治理体系、家庭建设、妇女解放与发展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中国妇女报编辑刘天红探讨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女性议题的凸显与主流化。
下午的会议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进程视域下中国妇女运动经验研究建议与讨论。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向梅主持。中华女子学院韩贺南教授、于光君副教授和王向梅副教授分别提出了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设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后,与会者对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扬起男女平等的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妇女运动,将妇女解放与发展纳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积累了丰富的中国妇女运动经验。如何在波澜壮阔的妇女运动实践中,抽象中国概念,总结中国妇女运动规律,需要今后进一步做出努力。
(社会主义进程视域下中国妇女运动经验研究课题组 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