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 闻黎明

简 介
本书围绕“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主题,梳理了西南联大师生从南渡至抗战胜利后复员的经历,其间涉及该校师生在抗战时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以该校师生对抗战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贡献为重点。

扫描阅读
02《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 方钢 罗蔚

简 介
本书内容包括:性别理论、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研究、生态项目中的社会性别视角、环保运动与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生态女姓主义、批判性生态性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等。

扫描阅读
03《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 谭琳 姜秀花

简 介
本书围绕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特征与变迁,婚姻家庭的法律政策及影响,构建和谐家庭的理念和途径,大众传媒与家庭和谐,以及面向家庭的社会工作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享了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实证研究成果以及推动反家庭暴力立法、寻找最美家庭及调解家庭矛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推动中国新形势下有关家庭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营造有利于家庭和谐和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阅读
04《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简 介
本书为李娟近两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结集。“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翼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扫描阅读
05《中国书院史话》 王炳照
简 介
从宫廷图书馆到世家大儒的传道受业之所,中国书院传承中华文脉,会聚天下英才,不仅成为官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古代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座书院都浸透着创立者的风骨,象征着某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千千万万个书院则汇聚成中华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象。本书以书院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担当。

扫描阅读
本期书单来源:可知电子书、QQ阅读。
可知电子书平台网址:
https://www.keledge.com/wrap/center
QQ阅读:关注“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选择“QQ阅读”,按提示输入机构密码123456,即可访问使用。
更多电子资源可访问图书馆网站——馆藏资源——电子资源。
图书馆
202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