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展阅

新书展阅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阅读推广 - 新书展阅 - 正文

以书为舟,载家国记忆——国庆主题荐书,邀你共赴书香之旅

来源: 日期:2025-09-29作者:图书馆浏览量: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七十六载风雨兼程,七十六载春华秋实,记录着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也承载着每个国民的家国记忆。在此举国同庆之际, 我们特举办以以书为舟,载家国记忆为主题的荐书活动。以书籍为舟,徜徉历史长河,重温奋斗历程;以荐书为礼,分享启迪之作,共贺盛世华诞。让我们在书香馥郁中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

欢迎广大读者前往图书馆六层新书展阅专架,踏上以为舟的特别旅程,在经典著作中重温峥嵘岁月,在读者荐书中发现隐藏的宝藏。更多展阅信息,请多关注图书馆公众号的《新书展阅》栏目,图书馆会定期在馆内展阅专架陈列新到图书,方便大家借阅。

新书展阅专架位置:图书馆层大厅

 

推荐书目

1.中国共产党这样走来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本书编写组

2.大党伟力: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谢春涛

3.中国共产党100年口述史——曲青山,柴方国

4.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名家谈——“汇贤名家讲坛”,冯俊

5.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林建华

6.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洪银兴, 任保平

7.百年大党与大国青年:跨越100年的青春对话——王强等

8.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姚宏志

9.“两个结合”十二讲——陈先达

10.印记:档案中的百年党史——曾珺编

1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1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13.贯彻落实好党的组织路线——严宏, 陈鹏等

14.中国为什么能: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十二个重大战略决策——沈传亮等

15.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杨开峰等

16.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曲青山

17.统一战线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李俊, 蒋锐

18.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历史通览——李忠杰

19.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祝勇

20.“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臧峰宇 

 

 

1.中国共产党这样走来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

 

著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索书号:D23/307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领导机关,担负着研究和决定事关党的生存发展、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的责任,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重大作用。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19次全国代表大会。可以说,这19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共产党永远奋斗的历史。透过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深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可以深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建党时就确立和形成、并在90多年历程中始终保持的奋斗精神、赤子之心可以深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奋斗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出的重大贡献。

2.大党伟力: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著者:谢春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D23/306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历史经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六个专题,从历史、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解读中国共产党,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理论指引和道路开辟等方面考察党的领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力图告诉读者,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仍然充满生机活力,取得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本书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3.中国共产党100年口述史

 

著者:曲青山, 柴方国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23/58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重要党史事件,由这些党史事件的领导者、决策者、亲历者进行回忆和口述。选取了48篇文章,通过50多位重要人物的回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荣历史和伟大成就,为百年党史补充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为党史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文献史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学习读物。

 

4.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名家谈

 

著者:“汇贤名家讲坛”,冯俊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索书号:D61/46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教授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要议题主编的一本名家改革纵横谈。全书从“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四个专题,精选穆虹、曲青山、黄奇帆、宁吉喆、王伟光、林毅夫等二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涵盖当前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改革热点,对于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明晰其方向和着力点,有重要启示意义。

5.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著者:林建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索书号:D61/463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维度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予以阐释。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关键在党”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把握时代、引领未来,就在于它始终坚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提供唯物辩证的思维法则和思维方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赋予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以新的生命活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的历史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延续的理论需要。它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作者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多年探索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6.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著者:洪银兴, 任保平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61/45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学术著作。本书从生产力要素的跃升和发展新动能两个方面把握新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新质生产力。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作用。研究新科技产生的科技生产力、新能源产生的绿色生产力、数字经济产生的数字生产力、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本书根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要求,分别阐述了适应和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涉及创新机制、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本书对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7.百年大党与大国青年:跨越100年的青春对话

 

著者:王强等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索书号:D239/76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以青年与党的关系为主题,通过12个历史人物或故事,分上中下三篇引出青春之模样和年轻的党、青春之力量与党带领人民救国救亡、当代青年投身党和国家事业的探讨。按照作者的论述,介绍了党之所以走过百年仍是少年,初心不改牢记使命,是因为具有始终坚持学习、勇于自我革命等优势,是因为找到了适合中国自己的道路。大国青年与百年大党既有共性特征,又始终跟随党的脚步风雨兼程,在砥砺奋进中走过百年。

 

 

8.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著者:姚宏志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索书号:D262.13/14

内容简介:

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纪律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这一基本问题展开,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背景条件、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建设路径等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相对完备、相互贯穿的思想体系。

 

9.“两个结合”十二讲

 

著者:陈先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索书号:D261.42/115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了深入阐述“两个结合”这一伟大创新理念,作者立足当代、继承传统,以十二个专题,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伟大历史意义、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基本方式、历史经验以及与历史辩证法、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等,最后聚焦在“两个结合”对当今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上。作者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本书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在推进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大作用,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对于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必然性和现实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印记:档案中的百年党史

 

著者:曾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D23/308

内容简介:

档案是历史最清晰、最确定的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档案,记录着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求索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部分珍贵档案,通过57篇文章,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串联起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对其间的大事进行了全景式概括。通过档案解读百余年党史,是青年一代党史和文献研究工作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从不同角度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全新尝试。

1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著者: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索书号:D822/51

内容简介: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恰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为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大理念的理论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组织撰写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专著,全书约25万字,共分为八个章节,全面阐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理论逻辑、价值基础、基本路径、实践平台、必由之路以及全方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系统性、权威性理论研究读物。

1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

 

著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610/36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

13.贯彻落实好党的组织路线

 

著者:严宏, 陈鹏等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索书号:D262/10

内容简介: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丛书”是2018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研究”的最终结项成果。本书是该成果的组成部分,对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解答。本稿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组织路线的背景条件、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建设路径等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相对完备、相互贯穿的思想体系。

14.中国为什么能: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十二个重大战略决策

 

著者:沈传亮等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索书号:D25/79

内容简介:

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创造出令世界震撼的中国奇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个团结有力的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对外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这些战略的部署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各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提供了战略支撑。《中国为什么能》从战略部署的角度,介绍了这些重大战略的推出与实施,并对这些战略提出的背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书有助于读者从战略角度了解中国成功的密码,同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15.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

 

著者:杨开峰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D61/453

内容简介:

要读懂新时代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由杨开峰教授领衔,中国人民大学17位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学术积淀的学者合著,是中国式现代化领域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之治”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聚焦国家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从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的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书从制度建设、行政体制、政府治理、治理工具、基层治理、社区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经济治理、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应急管理、全球治理等国家治理的诸多重要切面展开论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中国之治新图景。

16.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著者:曲青山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61/449

内容简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同志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弄清楚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大党难题,坚定维护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从理论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17.统一战线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著者:李俊, 蒋锐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D613/26

内容简介:

《统一战线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统一战线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全书共九章,包括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内涵、统一战线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逻辑、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要优势、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经验、新时代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战略目标、新时代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与挑战、新时代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创新思路、新时代推进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融合发展等。

18.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历史通览

 

著者:李忠杰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220/87

内容简介: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发展历程的浓缩和标志。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鲜活的文字语言、生动的故事细节,全面深入介绍和解读了党的一大到二十大的召开过程、重要决定、主要精神、历史意义、关键细节、幕后故事,还介绍了党的六大到二十大之间历次中央全会的基本情况,全面勾勒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党代会历史画卷。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其亲身经历,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分享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新鲜独到的见解,还具体介绍了从一大到六大历次党代会会址的考证、保护和修复情况。这是相较于其他书籍的重要特色。

19.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

 

著者:祝勇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索书号:K250.7/82

内容简介:

1911-1920年的中国,原本混乱的局面中,人们开始苏醒。志士能人开始为中国的前途努力探索和挣扎,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抉择,有野心,有私心,有坚持,有放弃,有痛苦,有纠结,有忠诚,也有背叛……无论如何,那个年代的人们开始睁眼了。祝勇用讲故事的高超笔法,重构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年代——清末弊病积重难返,不会因革命的成功而有所改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现代的国家架构,建立了多党政治的平台,但也不能解决制度问题……所有人都处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有人站在了风口浪尖,有人逐浪而行,粉墨登场后,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一个新的时代向大家走来。

20.“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著者:臧峰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D61/45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解析“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读本。通过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本书以唯物史观探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和世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作者深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本书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的理论资源,探析了秉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