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5年1月11日至16日中华女子学院育慧书院组织22级27名学生,开展了为期6天5晚的港澳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中践行“知行合一”,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意识。

一、探访中国移动香港公司:5G北斗定位 打开未来之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进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近距离了解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公司负责人向育慧书院师生详细讲解了该新技术的复杂定位原理,并阐述了其在火警救援、海上搜救以及无人驾驶零售车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技术突破。
通过这次探访,同学们对前沿通信技术助力民生安全的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高新科技如何真正改变生活”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到科技与社会服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走进香港大学:名校风华 映照青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到香港大学,同学们在港大学长的带领下参观校园,感受港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多元文化环境。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就升学申请、专业选择以及学习规划等问题与港大的学长学姐进行深入交流,重点谈及了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时间的策略,以及在高水平竞争中如何始终保持自身优势。
在这座融合中西文化的高等学府里,港大的校友们谈到世界级名校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有明晰的目标和足够的奋斗,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育慧学子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以更坚定的步伐冲刺未来学业高峰。
三、香港故宫博物馆:一脉相承 传承文化之美
“故国千秋在,今朝更可期。”
在参观香港故宫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细细品味展品背后的深邃历史与艺术魅力。那些充满时代印记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唤起同学们对于历史底蕴的由衷敬意。
站在珍贵文物的面前,感受岁月的沉淀与先辈们的智慧。“见证过去、对话历史”,同学们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创新。
同学们深切感受到,香港虽然拥有独特的历史与多元化背景,但在文化血脉上与祖国内地一脉相承、密不可分。此次文化互动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也唤起了大家的敬畏之心,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中华文明更广阔的世界。
四、香港AIA保险公司:对话金融前沿
“金风浩荡百业竞,银海潮涌千帆行。”
在香港的第二天,育慧学子们来到AIA保险公司。几位资深从业人士结合香港人民的投保意识和国际金融枢纽优势,详细介绍了AIA保险产品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在参访交流中,同学们重点了解了香港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金融监管政策以及AIA保险在大湾区保险行业中扮演的标杆角色。
通过此次参访,育慧学子们对投保与理赔、跨境保险与金融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香港金融环境与内地经济发展之间是互补与融合的关系,国际保险行业对于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香港立法会:法律之光 照亮前行之路
“公堂之上国徽悬, 定纷止争费思量。”
在香港议员带领下,研学团走进香港立法会,从历史沿革到现实运作,多层次了解特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深度交流中,议员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法律建设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作用,也鼓励大学生群体多关注公共事务,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对青年人而言,这是一堂生动而宝贵的社会实践课。本次参访育慧学子们认识到法治对社会发展的根基作用,更懂得青年一代应积极关心国家与地区的法制建设与公共事务,切实感受到法治社会中公民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价值。
六、澳门大学:跨地域教育 碰撞多元火花
“海角天涯若比邻,寸心不改护同根。”
离开香港后,研学团抵达澳门,第一站便是澳门大学。同学们深入澳门大学校园,聆听学姐分享澳门高等教育体制、教学特点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许多人对“与内地高校有何差异”尤其感兴趣。通过学姐真诚有趣的分享,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澳门大学灵活的选课模式和多样的语言环境。
澳门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方式启发了同学们对自身学习路径的思考,更加坚定了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高水平人才的信念,也让他们对大湾区青年交流合作充满期待,希望拥有更多与世界对话的机会。
七、澳门博物馆:历史长卷 留住城市记忆
“百代兴亡朝复暮,一城烟火忆曾经。”
在澳门博物馆的展厅中,学生们沉浸式了解澳门从开埠至今的历史变迁与中西文化交融历程,以及其长期以来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独特地位。
通过一件件古老的展品,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船只在港岸边往来忙碌,也体会到澳门人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传承民俗与传统,品味“过去与现在”的变迁,同学们更能体会到时光的力量与人文的积淀。
通过文物与史料的展现,同学们对澳门在祖国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也提升了对民族历史的情感认同。博物馆里每一件展品似乎都在诉说一段故事,让大家更加珍视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美好与苦难,也对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心存感恩。
八、澳门科学馆:探索太空 科学无疆
“问天再借三千里,探索无垠星与海。”
在澳门科学馆展览中心与天文馆,同学们直观体验科技与自然的奥秘,互动式且妙趣横生的科技设备让他们对科学原理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充满创意的展品诠释了科技与趣味相结合的魅力。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有幸与澳门科学馆馆长进行座谈交流。馆长从科学馆的创馆历程谈起,回顾了多次升级与改造的背后故事,深情指出在澳门科学馆的发展中,祖国的支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向工作人员分享了观展体验,也对展品陈列、互动设施维护进行了积极互动。
本次交流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馆并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一个需要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教育平台。育慧学子们对“科普是如何服务社会、如何吸引大众”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也体会到青年群体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九、寄语未来:风雨同行,此行未竟
“我以我心爱祖国,祖国以我育英才。”
港澳特区的繁荣与进步,始终离不开国家持之以恒的支持。自回归以来,两地坚持与祖国同向同行,在共谋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了“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性与强大生命力。本次研学活动也让育慧书院学子见证了大湾区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更加明晰了青年一代应该与祖国血脉相连、同向同行的重要意义。
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孙良贤:
五天港澳研学,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港澳的教学模式新颖多元,激发着学子们的求知热情;社会福利体系完善,让民众生活有保障。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了解两地历史,那些往昔岁月的痕迹与今朝的繁华交织,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此行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我思考如何汲取港澳经验,为内地发展添砖加瓦,也期盼未来两地携手共进,续写辉煌篇章。
22级社会工作专业 王梓毓:
从科技,到政策,再到文化,在这次研学途中,我都收获满满。在中国移动联合5G创新中心、澳门科技馆让我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在香港立法会,我对香港社会运作和发展有了深刻洞察。在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在与学姐学长的交流中,我切实感受到不同环境带来的思维与生活差异。走在港澳的各处景点和街道中,独特的文化氛围,处处彰显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之美,令我深深着迷。研学期间,与同学们从相识到相知。面对陌生环境和新奇知识,我们一起惊叹、互相分享见解。在交流与合作中,友谊逐渐生根发芽。遇到问题时携手解决,欢乐时刻共同分享,关系从点头之交到愈发紧密。本次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这将会是我人生旅程十分难忘的回忆。
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祝佳月:
依稀感到:来不及用相机记录的景色是路途最恒久的怀念:一只海鸥闪过海港,楼房间穿梭着的士;而大巴车窗外的风景,似乎也永远是对侧的更美些。在进一步消化、思考、行动之前,我并不想用一些关键词来限制住我的所见闻所知行,关于人关于地点关于记忆……然而,不必刻意形容本次研学的收获,也不必过分修饰行程中的记录,我想:我们都是乘着16日反方向的高铁,倏然回首,希望能够倒流时间回到11日。于是,也就越来越感到:相机留不住的人啊事啊物啊,会融为一些视野、一种态度、一类记忆,使我们创造出更好的自己和世界。
同学们在本次研学活动中深化了文化认同,拓展了国际化视野,更坚定了未来要为祖国强盛作出贡献的理想信念。研学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学习与实践不会止步。携带这份历程中的所得所感,每一位学生都会把见识转化为行动,把感动化作责任与担当。秉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育慧书院的每位学生将继续砥砺前行,以青春担当推动民族复兴伟业,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大家已在此刻立下坚定的誓言:
厚植爱国情怀,
共筑时代华章。
笃行卓越育慧,
不负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