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北京世妇会精神,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主办,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承办,联合国媒介与女性教席、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协办的“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署、坦桑尼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中国学者和专家一道,共同交流探讨各国在妇女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思考各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落实北京世妇会精神和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开幕式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蔡淑敏出席论坛并讲话,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今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和嘉宾虽然身处世界各地,但我们通过网络、透过屏幕共聚一堂、共话友谊,共谋发展,这种疫情下的执着坚守,充分彰显了北京世妇会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持续影响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全球女性发展论坛所享有的重要国际学术地位,以及作为国际交流平台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蔡淑敏指出,2020年是北京世妇会25周年。25年来,承载着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中国得到了全面而有力的落实。面对当今变动中的世界,我们回顾25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在自觉的自我审视中进一步探索将性别平等落在实处的有效路径,共同谋求全球女性发展的未来之路,这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愿景之下,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北京世妇会“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主题的历史呼应。
蔡淑敏强调,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提出了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的“四点主张”,这既是世界各国妇女翘首以盼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都有义务承担的共同责任,包括与会者在内的所有追求美好未来的人们都应为此而努力奋斗。
蔡淑敏充分肯定25年前为迎接世妇会召开而建设的中华女子学院,25年来在推动高等女子教育交流、促进性别平等、培养优秀女性人才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期待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讨,以论坛汇集众智,以交流增进共识,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而贡献智慧与力量。男女因平等而和谐,妇女因发展而辉煌,世界因和平而美好,“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北京世妇会精神,必将在传承中得到践行,在践行中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北京世妇会25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方面的积极变化,他强调指出,中华女子学院作为全国妇联所属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与北京世妇会有很深的渊源。1993年“中华女子学院工程”"被列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的议事日程;1995年,学校由"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5年来,学院秉承初心,肩负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重要使命,始终坚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努力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妇女发展的智库,成为中国培养女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推动世界妇女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话题,也是世妇会的灵魂所在。中华女子学院愿意与与会者一道,一如既往传承北京世妇会精神,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而共同努力。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卫国大会致辞,对北京世妇会精神进行了深度阐释和解读,他指出,回望25年来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北京世妇会精神所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思想光芒,这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开创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必须深刻认识追求性别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从法律到现实中的男女平等是基本人权的特质,是崇高的理想,没有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人类的进步无不镌刻着妇女发展的艰辛足迹;必须深刻认识妇女的生存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向发力,需要国家力量的权威保障,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力支持,需要妇女自身力量的奋起而为,从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具体权益得到必要而充分的保障,从而达到实现全面发展的新境界。他主张,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为引领,牢固树立妇女全面发展观,将保障妇女权益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更大的力度促进妇女建功立业,积极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优化环境,引领亿万中国女性激昂巾帼之志,书写巾帼之美,嘹亮巾帼之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合作伙伴关系专家田帝大会致辞,回顾过去的25年中中国的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中国妇女为经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高度评价中华女子学院在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增强妇女权能的进程中作出的积极贡献。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她指出,在当今世界我们仍然看到许多形式的性别不平等。性别平等是一个多方合作才能达成的结果,希望将来能够团结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力量,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欧敏行大会致辞。她指出,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女性和女童的的福祉和健康,以及社会安全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会产生很多性别不平等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要看到在全球仍然有很多的人权遭受不平等和歧视的情况,教科文组织将通过媒体以及更多开放性的培训和教育项目赋能赋权女性和女童,推进两性平等,促进社会进步和和平发展。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王练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旨发言
开幕式后,7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旨发言。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雅君以《薪火相继,携手前行——落实北京世妇会精神的北京行动》为题,回顾了北京世妇会来北京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落实男女平等的采取的措施和成就;介绍了北京妇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挑战,为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事业发展不懈努力的实践做法,呼吁各方从北京世妇会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共同应对疫情给全球性别平等事业带来的复杂处境,团结协作寻求解决方案。
来自坦桑尼亚第二副总统办公室的法塔玛·萨勒姆女士介绍了坦桑尼亚政府在为农村地区获得清洁、安全的淡水资源,消除疾病和贫困方面的不懈努力,分析了环境的可持续性、贫困的消除与性别平等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认为必须研究促进妇女参与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发挥女性生态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妇委主任、同济女子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马锦明在《迈向卓越的成长》为题的发言中,分享了同济女子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女性人才为目标,开设高层次女性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班,探索构建由好德养成、思维创新、身心康宁、艺术领悟、环保作为等内容组成的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涵育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经验做法。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以《民法典时代妇女权益保障的进展与挑战》为题发言。作为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专家,她对《民法典》关注和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章节、条款做出了权威解读。她提出,《民法典》的贯彻落实还有待各项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解释和适用,在法律实施中考虑妇女的特色处境和经验、给予妇女相应的照顾和保护,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金惠淑校长在题为《后疫情时代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女性领导力》发言中认为,数字技术的时代,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影响之广是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产生了深刻变革。女子大学应进一步促进在线教育的推广,扩大女性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应更加关注提供STEM教学,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应成为女性大数据的储存库,学会利用数据来对未来的教育作出决策。
十三届政协委员、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以《女性和体育》为题,介绍了国际奥委会消除体育领域性别不平等,使女性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比例逐步提升的情况,分享了她对如何使更多女性赋能在体育赛事中的思考和实践。体育关系下一代的健康和福祉,她呼吁学校应开设更多的赛事、社会为父母提供更多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孩子享受运动乐趣、实现自己梦想。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刘利群教授代表学院对所有的线上线下与会嘉宾再次表示感谢。以《联合国框架下媒体性别平等策略与实践》为题,从国际社会和中国实践层面,分享了北京世妇会25年以来媒体性别平等取得的进步,并围绕媒介和女性之间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应该如何创新发展,从易得性获取与信息差距缩小、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参与表达凸显、去中心化的交流和议题设置改变、选择性增强与审美观念多元、主体性提高与女性公共空间延展、交互性增强与性别权利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为女性赋权增能的有效路径。
大会主旨发言阶段由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主持。
当天下午,“脱贫攻坚与妇女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妇女参与”“女性·媒介·发展”“为女性提供平等优质的高等教育”等四个平行分论坛同步举办。与会学者聚焦四个主题,对如何将性别平等落在实处,让更多的妇女能够走在时代前列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新华社、央视频、光明网、凤凰卫视、中国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到会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