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 11月13日上午10:30,育慧书院2021级全体同学举办了读书分享活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潘施妤、曹城烨以及社会学专业孟欣怡共三位同学进行了分享。
曹城烨同学分享了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本书包含了先生写给有着中学文化程度知识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涉及当代青年的生活、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文中也探讨了文艺美学,但主要谈论了如何提高人生修养,并以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娓娓道来。先生亦师亦友的言语之中,处处流露着沟通与理解的态度,我们从中读到了他对中国青年的热切关怀,这些语言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做到思想上的独立;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人生是一个不断面临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心智变得成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偏见与局限。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需要一点出世的精神,把凡事都看淡一点,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结果,生活才会快乐。希望我们在前人的指引下,能够真正的正视自我,去做有决心、有勇气、有行动、有坚持、有思考的新青年。
孟欣怡同学分享了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本书是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霍尼的心理学专著,书中系统阐述了霍尼对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焦虑、敌意、冷落、逃避等一系列神经症表征以及神经症病人对爱、财富、权力等病态追求后的文化基础和根本动力,强调了神经症病人在面对现实冲突时的反应,以及为化解冲突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为此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在生活中,可能我们每天的焦虑感都在无限滋长,那我们今天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也是众多神经症患者中的一个,你不必有负罪感,神经症人格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你自己决定,也有时代的原因。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焦虑现象可能比较普遍,问题并不是出现了“焦虑”,而是我们对待焦虑的方式。当你开始尝试去了解自己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在被解决了。所以如果你时常因为焦虑感到痛苦,完全可以行动起来,寻找方法摆脱这种焦虑,因为你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威胁,一切都是源于你内心中对“焦虑”病态的固执,学会重新审视他们,然后进行自我重建,焦虑就会烟消云散。
潘施妤同学分享了巴克曼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欧维在经历年幼丧母、青年丧父、无儿无女,被工作了43年的公司辞退等重重打击后,在遇到妻子时才开启了美好的人生,然而妻子因病去世,他的世界再次变成黑白,找不到人生的支点,于是决定自杀但多次未果的故事。经历了痛苦的欧维,表现得倔强、固执与冷漠,独自排解人生的孤独和难堪,但他仍然是善良的,用自己的方式向邻居伸出援手,最终被邻居所接纳,打开了心结,人生再次充满色彩。他看似与世界格格不入,坚持着不可打破的规则,面对这个过于变通的世界,他更显得难以相处甚至不可理喻,但他是善良的,有着非黑即白的简单,这看似是一本“求死之书”,却满满都是“向生而活”的爱与温暖。
欧维对妻子的爱与忠诚,对邻里的善意与温暖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挫折,但我们仍要怀着一颗炙热的心,努力去爱身边的人与事,带着爱与善良,热烈而勇敢地去拥抱生活,与自我达成和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你也不必独自承担一切,向前看,万事万物从来没有什么恒久存在,却唯独爱意,可以永不消散。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同学们表示,我们应当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与反思,不断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大家一致认为,阅读是获取知识与启增智慧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分享交流会,让浓浓书香引领育慧学子读好书、善读书,修身养志,增长才干,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