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2025年4月1日,社会工作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员文化传播与服务能力,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走进非遗殿堂 领略文化瑰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是集中展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的文化殿堂。
馆内珍藏着国家级艺术瑰宝,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表演艺术等多种非遗项目,品类繁盛、姿态万千、匠心如潮,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创造智慧。展馆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通过艺术陶瓷、蜀绣织锦、古琴壁画、金石篆刻等静态展品,以及戏曲、民俗互动表演等动态展示,为参观者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
探讨非遗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融合路径
党员同志们参观了多个展厅,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传承现状及保护成果。非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是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的重要资源。参观过程中,党员同志们围绕“如何将非遗文化与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展开热烈讨论,如探讨非遗文化与志愿服务结合的可能性和路径;以非遗文化为载体,设计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社会工作服务的特点,探索非遗文化在青少年教育、老年人关怀等领域的应用等。通过将非遗文化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强社会服务的实效性,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传递文化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 提振文化自信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场精神洗礼。通过参观学习,党员同志们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社会工作学院教工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瑰宝化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为推动文化自信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