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校群体与运动训练工作本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为出发点,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体育部主任正确带领下,以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各院系、北校区、校工会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的完成了上一年度工作任务。
我校现有常年参加训练的校代表队伍7支,分别是田径队、健美操队、艺术体操队、篮球队、排球队、跆拳道队、武术队,教练员10人,队员239人。
校团委共管的校级学生组织体育联盟,下设体育类社团13个,分别是健美操协会、排球协会、篮球协会、艺术体操协会、跆拳道协会,桥牌社、轮滑社、徒步社团、击剑俱乐部、登山社团、乒乓球协会、好球俱乐部,学生会员人数785人。
在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努力下,我校运动队和集训队在数量和训练质量上均取得长足的发展,运动成绩稳步提升,定向越野、排舞、排球等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校园群体工作蓬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一年来,各支队伍的教练员们精心选材、悉心调教,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加之运动员们训练比赛刻苦投入,各支代表队竞技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一系列优异的比赛成绩,也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竞赛训练的新道路,为下一步高水平运动队的申报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我校参加了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北京市体育局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32项,获得全国团体二等奖1项,全国单项三等奖2项,全国单项第二名1项、第五名1项,北京市团体项目冠军6项、团体项目亚军5项、团体项目第三至第八名5项,北京市单项冠军10项、单项第二至第八名22项。其中北京市大学生排球联赛得到了《北京晚报》报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年舞动中国、全国排舞联赛暨北京市首届排舞大赛
| | |
|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加了2013年首都大学生台球邀请赛、北京市大学生个人击剑比赛、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毽球比赛、2013年北京市大学生滑雪比赛、2013年首都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首都高校第二十二届大学生踢毽跳绳比赛、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首都高等学校第十届越野攀登赛、北京市大学生第四届轮滑比赛等10多项群体活动。
1、群体与训练教研室认真开展教研室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针对实际工作,2013年走访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学校,调研了校内比赛的组织与安排、运动训练与对外竞赛交流、学生奖励制度的制定等一系列和具体工作紧密结合的主题,不断提高群体训练教研室工作的效率。积极做好训练队的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了《体育竞赛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修改了学生综合测评体育项加减分实施细则。
2、由群体与训练教研室牵头,本着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为出发点,切实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半年以各社团为主开展了北京国际马拉松志愿者活动,三人制排球比赛、师生篮球友谊赛、登山比赛、徒步走活动、桥牌社成立大会、羽毛球比赛和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等。下半年组织开展了第九届体校园育文化节,在文化节中共设排球、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花样轮滑、踢毽子、羽毛球、健美操、太极拳、体育摄影、耐克夜跑行、本科新生运动会、师生篮球友谊赛、计算机系趣味运动会、闭幕式等16个大项、42个小项,累计参加人次达到4500余人次。通过开展校内体育文化节,使校内学生群体活动努力做到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趣味项目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1、各院系学生课余时间很难统一,全校性的群体活动的时间比较难安排。
2、运动员获奖奖励力度不够、日常训练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训练队的队员积极性难以调动,优秀运动员流失现象严重。
3、学校场地设施等硬件有待更新及维护,秋冬季节在操场上训练的项目无照明
在2014年的工作中,继续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华女子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群体活动为基础,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群体与训练工作。
继续做好各训练队服务管理工作,积极组队参加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促进教练员提高训练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团队,拓宽训练渠道。在每年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比赛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参加全国比赛项目和对外交流,使学校运动训练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趣味性、参与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内每月至少组织一项全校性群体活动,举办第十届校园体育文化节(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体育摄影、拔河、踢毽、跳绳、轮滑、乒乓球、羽毛球、新生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校园定向比赛等。对活动进行创新,通过举办学生喜欢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积极支持和帮助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开展活动,举办社团展示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机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实现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有机结合。在条件允许下,组织广大同学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各类群众体育竞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优化、巩固提高现有运动训练项目,加强滑雪、定向越野、台球、羽毛球等项目的训练工作,重点抓好成绩较好的训练队以及具有我校特色的项目、优秀业余运动员的培养,为申报高水平运动队夯实基础。
继续完善和落实教练员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将训练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与教练员签订岗位聘任协议书。树立典型,继续开展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评选活动。制定更加科学的运动员、教练员管理办法,促成运动员学分奖励、课程考试分数奖励等办法的出台,从制度上保障师生的训练热情。
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和竞赛获奖成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校园网站等宣传普及体育知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2014年,群体与训练教研室将通过不懈的工作,努力使我校在训练质量上稳步提高,训练效果上成绩显著,群体活动内容上丰富多彩,使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逐步建立,对外参赛中为学校争得更多的荣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结合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参赛计划。
附1: 2014年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竞赛计划表(含群体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