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王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蕴

发布日期:2024-06-11点击:发布人:


【摘 要】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生成和拓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妇女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难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妇女现代化


2023 年 10 月 30 日,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深刻学习理解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思考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必须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生发逻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和破解在推进妇女发展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难题,并采取系统化措施予以应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生发逻辑

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括妇女和妇女事业的现代化。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紧密联系、相生相成。

(一)从历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生成和拓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表现为三个“走出来”

这条道路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中走出来,使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现代化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妇女现代化是指妇女从传统人向现代人、从家族人向社会人、从等级人向平等人、从经济人向生态人、从物质人向文化人的转变,包括人格现代化、心理现代化、行为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现代化,及其能力的提高、权利和义务的发展等等。妇女现代化涉及人、制度和环境等因素,三个要素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抑制。不同制度下现代化的程度和结果是不同的。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

伴随着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妇女现代化之路从被动走向主动。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近代中国的民族救亡图存。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虽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是也有其内在生发的动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也经历了由“后发”走向“内生”的历史进程。它是从旧社会妇女摆脱被压迫的被动反抗,发展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的发挥国家优势的双向结合,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妇女事业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妇女发展实现全方位进步,‘半边天’作用全方位彰显”[2]。这与西方国家的妇女运动是与国家、政府相分离对抗,是自发性的由下向上的民间运动,有着本质区别。

伴随着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妇女现代化之维度从单一走向全面。妇女现代化代表着妇女文明发展的进步方向。这种进步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在内的全方面的平等与进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保障制度,并采取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等措施,使妇女权利不断得到丰富和落实,促进了男女平等不断发展。例如,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主要围绕选举权及政治上的权利与自由、教育平等、职业平等开展工作;在苏维埃时期则主要强调婚姻自由,破除包办和买卖婚姻,等等。202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修订,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在各领域的合法权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妇女经济独立、职业平等、教育平等、婚恋自主、个体发展等意识和能力得到全方位增强,妇女的现代化之维度从单一走向全面。

伴随着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妇女的主体性、创造性、文明性越来越强。妇女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就是妇女主体性、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中,中国妇女的人格、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实现了全面现代化,妇女能力、妇女权利和义务的发展以及妇女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文明性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报告,2022 年企业职工董事中女性比例为 37.1%;企业职工监事中女性比例为 40.8%,比 2021 年提高了 0.3 个百分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例为 30.3%[3]。这个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女性能力和素质的普遍增强。

这条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中走出来,使妇女现代化和妇女事业发展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指导的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党不断把握历史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拓宽了妇女事业现代化的历史纵深,是实现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这条道路从妇女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中走出来,以不断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科学性和人民性,证明了这条道路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4]19。同时,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目标必然要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一致。这就要求努力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妇女的共同富裕,促进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代性和人民性。

(二)从理论看,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式现代化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涵。习近平强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从本体论上阐释了妇女儿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人文理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妇女现代化三者是高度一致的。

中国式现代化以家庭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为蓝图,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治理意蕴。家庭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以家庭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治理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要务,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价值内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和历史变迁,体现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其折射到妇女发展领域,也必然成为中国妇女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然深化妇女现代化的价值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为旨趣,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世界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妇女,同时,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也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促进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原则、立场和行动,也充满了促进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抱负、主张和期待,彰显了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宽广维度。

(三)从现实看,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妇女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

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妇女的现代化水平,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妇女拥有不断革新的观念,生活水平、身体素质、精神文明素养、工作能力等不断提升。据黄晓薇《在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妇女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女性就业人员占比在四成以上,女科技工作者占 45.8%,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中妇女约占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5]。妇女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创新能力,为以创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工作坚持创新发展,焕发了勃勃生机。“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聚焦特色种植、电子商务、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搭建创业和就业平台,推动广大乡村妇女创新创业,激发了妇女创新活力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多的内在动力。

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妇女走向富裕,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如果妇女没有走向富裕,实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是不可能的。妇女的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必然要求。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指出,“4416 万农村妇女摆脱绝对贫困”,“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持续过半,接受职业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5]。这些数据反映了妇女经济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极大提升,为妇女走向高质量生活提供了前提。

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更加凸显,为提升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能力做出独特贡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妇联组织通过创新平安家庭建设体系,成立“巾帼普法宣传队”“巾帼妇女儿童维权队”等,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吸引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使得家庭在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

(四)从未来发展看,妇女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关联更加紧密,更加相互需要、相互促进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妇女发展。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妇女发展是现代化的目标和衡量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1]妇女事业发展与人类发展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妇女作用的不可替代。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同时,妇女事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一致性也决定了妇女作用的不可替代。“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6]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促进妇女、家庭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使妇女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建设者。

另一方面,实现妇女发展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妇女的进步和全面发展需要现代化进程来实现。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可以使妇女劳动力进一步解放,例如机器人的发明和使用等等。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例如各种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条文能够使妇女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代化提供的交通、电力、通信、教育、医疗等能更好满足妇女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妇女的人生更加出彩、生活更加幸福、思想更加进步。

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破解的突出难题

现代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还需要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努力破解以下突出难题。

妇女的共同富裕问题。西方现代化进程带来贫富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讨论共同富裕问题时,相对于地域、行业等因素,性别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等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平等,制约了妇女走向共同富裕。妇女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妇女的同步富裕、平均主义,而是要求促进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处理好妇女的均衡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妇女走向共同富裕。

妇女参与高质量发展问题。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妇女在参加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参与机会是否平等、参与能力是否具备、参与途径是否畅通等问题。同时,妇女也面临着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不足、工作家庭冲突、生育成本偏高、就业性别歧视等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为妇女参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条件和服务,同时全面提升妇女参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由于性别差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等现象仍然存在,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解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不断涌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多措并举,落实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好地保障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

家庭结构和功能变化等问题。现代化过程中的家庭变化,包括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动态发生的各种变化。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大家庭分裂为核心家庭、家庭功能的弱化和离散化、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初婚年龄推迟等重大变化。在中国,人口流动、少子化、教育观念的变化等使得传统家庭结构、养老育儿等家庭功能及家庭教育也面临挑战。这要求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应对养老育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妇女领域的风险挑战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妇女领域也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挑战点,例如家庭暴力、性暴力、校园暴力、失学、虐待、性别歧视、健康风险,等等。习近平指出:“要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防范化解妇女领域风险的本领。”这为妇女干部队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与合作问题。妇女是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推动力量, 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力量。要思考如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妇女故事,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快实现性别平等、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坚持党的领导,着力破解难题,不断推进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这从逻辑上、从根本上、从原则上决定了中国式妇女事业现代化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基于对党的性质的正确结论,是基于百年妇女运动的正确结论,是基于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正确结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实现妇女解放为自己的价值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这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具有质的规定性,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本质。中国妇女事业现代化从而扬弃了西方女权主义的局限性,具有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最根本的特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7]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妇女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妇女从根本上改变了受压迫的命运,实现了自身解放和男女平等,走出了一条实现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解决了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最本质特征,这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坚持党对妇女运动领导的思想一脉相承”[8]。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妇女事业发展的立身之本。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百年,也是为中国妇女求解放、谋发展的一百年。” [9]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连续三次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施政纲领。这从根本上、从制度上、从原则上为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奠定了扎实基础,保证了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和进步的,确保了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从而使中国妇女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

(二)以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充分肯定妇女的地位与作用。习近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肯定妇女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从妇女和人类进步的角度出发,认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10];从妇女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关系出发,明确妇女是一支伟大力量;从妇女事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一致性出发,明确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尊重和保障妇女人权。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较少直接使用“人权”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将“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为根本人权目标,强调人权必须在客观社会环境之中、在先进的社会形态之中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权,明确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平等观,促进男女平等。马克思主义摒弃了“永恒真理论”和“阶级平等论”,超越了形式平等,强调“平等”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基于此,促进男女平等不仅关系到妇女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实质平等是否可以实现。男女平等是中国式妇女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多次对坚持男女平等提出明确要求,极大促进了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旨趣。“促进妇女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11]妇女全面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多领域、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习近平就妇女全面发展问题,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具体举措。从基本前提出发,妇女全面发展要求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从基本要求出发,妇女全面发展是妇女不同群体的平等发展;从基本原则出发,妇女全面发展是男女两性和谐发展;从工作重点出发,妇女全面发展要求创新政策手段,激发妇女潜力;从主观条件出发,妇女全面发展要求妇女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重要论述为妇女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践重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党同心同行。”中国妇女运动的百年是始终与党同心同行的百年,是始终围绕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这一中心任务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不仅是这一中心任务的应有之义,也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独特力量。这要求妇女事业发展要在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新作为,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将妇女发展规划与国家现代化总目标相衔接,进一步明确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和目标任务,为妇女发展进步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以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为路径依托

妇联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联工作,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指导妇联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些决定了妇联组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国式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各级妇联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勇于担当,引领广大妇女把握机遇,服务于“国之大者”,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细化重点任务,改善发展环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出问题,锻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妇联组织。

(五)以激励调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为动力源泉

“妇女事业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13]妇女和中国式现代化彼此需要、彼此成就。包括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在内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广大妇女发挥主体性、能动性,积极发挥两个“独特作用”,需要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增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做“两个确立”的拥护者,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广大妇女也需要通过这一过程实现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将为广大妇女带来更多红利,将惠及更广大的中国妇女,也将为世界妇女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妇女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

王 欢,女,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来源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