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王涛: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基于中华女子学院的教育教学实践

发布日期:2023-09-22点击:发布人:

摘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引领,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上应发挥同等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就要建构“大思政课”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构“全过程育人”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并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DOI: 10.13277/j.cnki.jcwu.2023.03.014

收稿日期: 2022-12-2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698(2023)03-0116-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中华女子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女院思政课程教育评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 ZKY201010206。

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有效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问题,构筑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落实“大思政课”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需要学校多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

近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学术界围绕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概念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关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及机制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比如,王晶可、孙秀丽提出要以价值导向为先决条件,以注重显隐结合为关键环节,以挖掘课程元素为核心要素,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保障,以推动实践教学为依托,从价值导向、教学方式、课程元素、师资队伍和外延载体五个维度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1]彭菊萍、高敏在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个概念内涵后,提出要从强化育人意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育人新机制等方面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2]于庆峰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后,提出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权威高效的领导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优势互补的命运共同体,完善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从而打造两者协同育人新模式。[3]高德毅、宗爱东结合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及成果,提出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4],等等。

本文在借鉴以上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华女子学院近几年在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格局和“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树立“大思政课”教育理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为了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 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各学科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观察和思考,真正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重点,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是要求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不能与思政课程唱反调,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两者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从而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课程思政则是把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等思政教育元素与各类课程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有机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从而与思政课程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大思政课”格局下,我们应认识到高校中开设的各门课程以及每位教育工作者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都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打通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壁垒,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互动合作,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 推动“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构建育人新模式。育人工作要体现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落实“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高校要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合作的重要性,为二者打造育人共同体,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思政课和专业课发挥育人的合力,这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

近几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中华女子学院不断打造广覆盖、全渗透的“大思政课”教育格局,逐步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第一,在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上,建立起校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学院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校党委高度重视“大思政课”教育格局的建设,由校教务部牵头制定了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聚焦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网络、管理、服务、资助和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全面统筹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学校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中,纳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和断点,构建起一体化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为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学校对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实现二者的有效耦合制定了具体推进落实台账,并强调了主要责任单位。

第二,构筑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体现女院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学校制定了课程育人工作方案,实施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为目标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同时有机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女院品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在学校教务部的组织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专业院系通力合作,以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形式共同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思政课专业教师与各专业课教师共同开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课程。这些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和专业院系教师以及部分党政干部承担授课任务。

同时,学校通过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共同打造了“女性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新时代家庭建设重要论述导读”“女性与发展”等具有女校特色的课程群,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和新时代家庭建设理念,以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熏陶浸润当代女大学生,让女子学院学子在独特的女子学院文化滋养下,不断强化“四自”精神和男女平等意识。

第三,在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的兼职教师队伍。这只队伍既面向妇联领导、校领导、学校党政部门领导以及辅导员,又面向校外专家、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各行业先进人物。近几年来,全国妇联领导及学校各级领导、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先后走上学校的思政课讲台。以学校党政干部及辅导员组成的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长期承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第四,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的同时,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首先,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每位思政课专职教师负责联系一个专业院系,定期为专业课教师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话题举办讲座与研讨会,参与所在院系的专业课教师的备课、撰写教案及课堂教学并提供指导。其次,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院系教师的联合教学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专职教师与二级院系的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组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教学团队,与法学院组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团队,与女性学系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教学团队等。在联合教学团队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观摩对方的课堂教学,共同参与对学生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指导,等等。鼓励思政课教师走上专业课课堂,也鼓励专业课教师走上思政课课堂。

这些教育教学实践既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的系列举措,又是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新探索。本文正是通过对学校几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思考与提炼,探索如何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推动两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般性路径。

三、“大思政课”格局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在“大思政课”的时代背景要求下,想要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耦合,实现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就必须考虑到高校内外多元教育主体的作用, 从高校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三个维度同时推进。

(一)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

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过程中有可能会面临种种难题,从而流于形式化、空心化。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各高校首先应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 切实发挥校党委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专门教育,高校党委应在“大思政课”的建设过程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突破各学院各专业协同的壁垒,促进各育人主体间有效对话和协调行动,建立共建共享的资源利用机制;借助社会资源把思政课课堂空间由学校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构筑由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校党委书记应起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体系协同育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二级学院(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应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2. 从学校的顶层设计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格局,尤其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角色定位。要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中完善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二级学院的分工责任体系与联系机制,以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

3. 进一步改革完善学校的教学评估体系,将“思政元素”和“价值引领”融入各门学科的评估体系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思政元素”和“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各专业院系要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要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和要求,建立专业课程育人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效果应作为专业课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以及职务晋升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 建立“全课程育人”的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6]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首先要改变高校中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打造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建立起“全课程育人”的课程体系。

要建立“全课程育人”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高校中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就需要在坚持思政课程作为高校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蕴涵的育人要素,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覆盖高校中所有专业、面向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青年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立德树人和育人育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就这个层面而言,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和显性课程,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应不断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不断深化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同时,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专业课程是指高校中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精神塑造与价值理念传播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如,医学课程要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艺术类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树立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理工类课程要让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等等,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特征相比,专业课教学能够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以形式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总之,各专业院系应加强专业课教学管理,修订专业教材,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深入挖掘和梳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知识学思政,融入思政教育讲专业。

通识课程的开设针对的是大学中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问题。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不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获得均衡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通识课程建设标准,围绕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通识课程的价值使命。在课程建设上,要构建以“大国工匠”“中国精神”“家国情怀”等为主题的课程系列,增强通识课程的思想高度和情感深度,打造一批品牌课程。不仅要贴近时代主题,还要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将学校优势与课程优势相结合。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邀请党委书记、校长和优秀教师等走到讲台前进行授课,同时还应邀请更多的校外专家和行业精英走入通识课的课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青年学生。

总之,思政课、专业课和通识课三者应始终坚持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思政课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主渠道作用,专业课和通识课要根植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传播,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破解思政课“单兵作战”和“孤岛化”困境,让学校里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大思政课”理念下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耦合,就需要我们对高校教师角色定位有新的认识,即高校所有教师都承担着育人职责,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样履行着育人使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成为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协同育人,必须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合作。长期以来,有一种偏见认为思政课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专业课教师主要负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也有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的任务,与专业课程无关。这些误解和偏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的正常合作。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要实现良好的协同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协作意识。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思政课教师既要认识到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单一的思政课理论灌输在育人方面的局限性;专业课教师要摒弃“专业课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不承担思政教育”的错误认识,认清自己不仅是专业课教师,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含义及重要性。两支教师队伍都要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2.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但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思政课程更多强调一种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灌输的方式把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则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较为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不同,但培养目标一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应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对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打造坚实有力的联合教学团队。整合学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队伍,引入校外专家、行业精英、典型人物等,组建联合教学团队。对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有序吸纳不同组织和人员参与学校的思政教育,比如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抗疫英雄、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以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基地讲解员和志愿者经常性进高校参与思政课教学,严格规范准入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与各院系专业课教师的联系与合作,打造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联合教学活动的平台并形成有效机制。

四、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处理好主渠道与一段渠的关系,发挥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政治方向的引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贯穿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思政课程应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专业课程在政治方向上的引领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贯彻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二是师资队伍的引领。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由于接受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术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着较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思政课教师应成为各类专业课程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 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三是教学方法的引领。思政课教师长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可以对课程思政教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例如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计,帮助挖掘课程思政中蕴涵的思政育人要素,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以达到将思政之“盐”化于课程之“水”的效果。

发挥好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就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头羊地位, 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有效机制。共同搭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平台,联合开展协同备课、教学沙龙等活动,定期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助力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可参与制定课程思政质量标准与评价反馈机制,参与并指导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程思政优秀教案评比等活动,协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并开发一批有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可以与专业院系共同开辟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设计和指导。

综上所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需要高校中所有教育工作者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树立“大思政课”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有效整合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将青年学子培养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晶可, 孙秀丽.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五重维度[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6).

[2] 彭菊萍, 高敏.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12).

[3] 于庆峰.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6).

[4]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5]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018-09-10.

[6]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来源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 35(3): 116-121.

作者介绍

王涛,女,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思政课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