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中华女子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承担了全校大学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近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思政部教师将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一、加强师德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部教师承担着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每位任课教师不仅在业务上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更需要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比忠诚的热爱之情。因此,思政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外,更要重视老师们的师德建设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1、加强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教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今年我们先后组织思政课一线教师前往延安、韶山学习调研和现场教学,接受红色教育,加深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本学期开学伊始,思政部便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坚定了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邀请学校领导、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以及校外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进入我校思政课堂,作为思政部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位校领导进入思政课堂。建立思政课专家库,邀请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成为我校思政课外聘专家,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或者为思政部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邀请各行各业先进分子、劳动模范、老红军英烈等模范人物进课堂,现身说法,为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如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中华女子学院“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思路,近两年来,思政部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力争使思政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1、多举措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高度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多种举措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是实行同行评议和专家指导制度。要求每位专职老师每学期至少完成同行之间的听课4课时,同时邀请校内校外专家进入思政课堂进行听课和指导;二是实行期中检查制度。每学期期中会组织各系部学生代表与思政课任课教师进行座谈,倾听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三是鼓励思政部专职教师积极参加与外校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备课会、培训会,并在经费上寄予大力支持。
2、鼓励思政课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思政课教学手段。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学习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3、结合女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华女子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将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结合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探索和丰富教学手段,为培养政治合格、全面发展的女大学生作出贡献。
把思政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把人文精神寓于德育之中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书本知识之外,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人生观、世界观和值观的引导,增强了思政科的人文教育,起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中华女子学院思政部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女性人才的任务,广大思政课教师一定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及时传达到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成为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