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举办“中国特色女子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

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新闻与新媒体中心) 发布者:李思叡 发布时间:2024-11-25

11月16日下午,由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主办,中华女子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女子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大学淑德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河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宁波大学女子学院等13所盟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赋权女性高等教育,推动女子高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研讨。联盟理事长、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山东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吕晓黎,联盟理事长、湖南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旭娟参加论坛。论坛三个时段分别由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莹、西安培华学院副院长刘越莲、河南女子职业学院院长郭丽萍主持。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章冬梅与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盟校领导亲切交流。她指出,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是独具特色的合作平台,期待盟校之间加强务实性交流合作,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希望各所盟校积极参与相关项目,以足球为媒,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化体教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落实数字赋能妇女教育行动计划,以培养数字时代优秀女性人才为切入点,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新的贡献。

刘利群在致辞中感谢盟校嘉宾出席我校校庆大会,共同见证我校建校75周年重要历史时刻。刘利群表示,值我校校庆之际,恰逢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联盟成立10周年之时,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同志对中华女子学院的批示要求,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同志在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是全国妇联党组对中华女子学院的要求,也是对联盟盟校提出的希望,更是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期待,对回应女子高校存在价值、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刘利群深情回顾了联盟成立10年历程,从最初3所盟校发展壮大到今天的13所,盟校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抱团发展、攻坚克难,通过举办“万名大学生 共读《百姓家》”活动,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巾帼大宣讲暨“巾帼榜样走进女校思政课”活动,成功举办5届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研讨会,组织盟校学生参与“不负韶华 奋斗有我”国聘行动女大学生就业专场等活动,协同推动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努力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体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刘利群认为,联盟成立发展壮大的十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年,是中国女子高校密切合作携手奋斗的十年,是联盟历任理事会成员共同努力的十年,更是党和国家对女性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生动写照。

刘利群表示,我校校庆大会上盟校共同发布“玫瑰绽放”女性数字赋能行动倡议,启动“数字芳华”数字赋能妇女教育行动计划,是联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性别平等重要目标作出盟校贡献,是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注入盟校力量。刘利群期待盟校整合对接相关资源,助力数字赋能女性发展,增强盟校女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弥合性别数字鸿沟。

刘利群希望接下来的十年,盟校能够进一步坚定女性高等教育初心,厚植教育赋能女性发展情怀,将联盟打造成有学术影响力、国内国际知名的平台品牌,联盟秘书处要继续做好服务,加强谋划联盟发展平台和路径,相信在13所盟校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一定会有更加闪烁的未来。

湖南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旭娟从聚焦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力、提升质量强化人才创新力、社会需求强化服务支撑力、女性特色强化办学竞争力等四个维度全面而深入地分享了湖南女子学院在探究女性培养、服务女性、助力女性成才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莹以“拥抱数字时代,智造教育未来:数字赋能女性高等教育”为核心,详细阐述了数字技术在完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丰富高等教育课程内容、扩大高等教育交流网络三个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她提出,数字技术可以弥合性别数字鸿沟,促进女性在数字经济中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从而积极响应国家对妇女事业发展的目标。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董彦菊围绕“聚焦‘一老一小’紧缺人才培养”议题,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现代女性发展双需求,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职教集团的引领作用、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合作、“巾帼课堂”终身学习品牌、促进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该校在落实国家政策,服务社会尤其是为农村妇女提供精准化培训,助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上的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

汕头大学淑德学院院长林锦香从学术工作坊、跨学科交流、科学研讨会、外出参访研学四个方面生动描绘了该校在“STEAM”学科交叉融合项目上进行的积极探索。她同时分享了该校通过整合不同学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跨学科交流能力的优秀女性人才的优秀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副院长周瑛以数字赋能视角下的女性人才培养为主题,阐述了该校利用数字化育人新模式破解育人难题的具体举措。她从数字化赋能课堂、智慧育人能力提升、建立信息化导师制管理平台,为“五育并举”赋能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该校课程模块与实训项目情况,从丰富学校数字化的教学实践形式、数字技术赋能教师的实践目标、数字技术赋能学生的实践目标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新任联盟理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副院长张秋蘋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女性人才。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内涵就是智能教育和个性化的学习,介绍了该校通过建立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沉浸式“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创新社教志愿活动等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并对开设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用课程、开设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深化文博思政合作等路径服务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探索进行了展望。

山东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恩允从聚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任务、锚定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贯穿优化治理体系主线,提高管理效能四个角度,分享了山东女子学院在发展改革与探索中的显著进展。她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看初心,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看大学活力、从师资队伍建设看大学水平、从学科布局优化看大学实力、从专业机构优化看大学特色、从标志性成果产出看大学动力、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看大学形象、从招生就业联动看大学声誉、从大学文化提升看文化传承、从办学条件提升看大学印象等十个方面,全面展示了该校开拓创新的举措和取得的办学成果。

联盟理事、西安培华学院副院长刘越莲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文科专业结构调整话题,深入剖析了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文科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和学校在应对挑战中做出的不懈努力。她认为数字化的转型为文科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是推动文科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体系、更新教学方法的有力工具。

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馆长马良教授从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变革、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遇、数字资源服务的创新需求、智能化研究的突破方向、特色馆藏资源的深度应用五个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深入探究了智能驱动在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赋能女子高校教育资源创新中的内涵。提出了运用知识图谱与大模型,促进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共享,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图书馆、与妇女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研究、加强中国女性相关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等建议,助力中国特色女子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何树莲从人才培养、学校治理、校园服务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数字赋能在该校服务师生发展、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提升师生的信息化体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享了该校在创新数字化组织机制基础上,保障助力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院长杨素萍以金陵女子学院为例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国际知名女院建设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她结合该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建设、社会服务(培训)六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设想和具体举措,为各盟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河南女子职业学院木棉书院院长许俊霞聚焦中原女性人才培养,深入解析了该校的历史定位和使命。她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即是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初心。在深入思考女院是什么、女院做什么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校专门负责特色建设的木棉书院在新的时代所肩负的责任担当,并详细介绍了木棉书院在发展探索中开展特色课程、组建特色建设的委员会、在校内合作特色品牌打造以及校区建设上的具体做法。

新任联盟理事、宁波大学女子学院院长蔡真亮介绍了宁波大学女子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特别强调了该校在女性赋能方面的显著突破,特别是在资质创新、课程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创新以及公益活动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值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论坛的成功举办,总结了10年间联盟盟校在女性高等教育领域的多维探索和创新实践,展望了数字赋能女性教育的美好未来。嘉宾和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的研讨,以论坛汇集共治,以交流增进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效。联盟将继续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育、妇女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深化盟校间实质性合作,在讲好中国女子高校故事,宣传好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经验和创新理论,促进盟校交流合作上作出新努力,为推动中国特色女子高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