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金秋北京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由江西赣州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带来的“永远的长征”主题宣讲,在中华女子学院深情开讲。
当90年前的星火沿着草鞋足迹一路北上,它早已在时光深处悄悄点燃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今天,这簇不灭的火炬从江西于都出发,跨越山河,在金秋十月的北京校园里,与正值芳华的女院学子相遇。
宣讲以真实故事为脉络,以红色精神为灵魂,带领现场师生重回那段血与火铸就的岁月,感受信仰的力量与坚守的温度。宣讲团由百余名红军后代组成,曾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扛着发电机长征”的谢宝金、“用一生等待丈夫归来”的段桂秀、“狱中写下绝命书”的刘伯坚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红色故事让人无比动容。“总书记叮嘱我们:‘要把红色故事继续讲下去’。”宣讲团成员钟敏回忆为总书记讲解的经历时动情地说。作为红军后代,她的讲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初心的守护。

一段段故事,如星火般点亮全场。谢宝金背着136斤的发电机走完长征,用生命守护红军的“眼睛”;百岁老人段桂秀用90年的守候诠释“一句承诺一生守候”,从青丝等到白发;刘伯坚在狱中写下《带镣行》,从容就义……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不少师生潸然泪下,掌声一次次在会场响起。
宣讲还展现了于都人民倾尽所有支援革命的奉献精神,以及今日于都在富硒产业、体育文旅等领域取得的崭新成就,彰显了红色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
“宣讲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牺牲。段奶奶用一生等待一个承诺,谢宝金用双肩扛起整个通讯队的希望——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就在人民中间。”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李思彤同学在宣讲后激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将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走好属于我们的新时代长征路。”

自2025年4月起,“永远的长征”宣讲团已走进上海、南昌、赣州等地的高校、部队与机关,开展44场宣讲,覆盖受众超23万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宣讲被评价为“近年来质量最高、最为感人的思政课”;在赣州市直机关,干部们称之为“直抵人心的廉政教育课”。
宣讲尾声,全体起立高唱《歌唱祖国》,激昂的旋律中,长征精神与青春理想交融共鸣。90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踏上漫漫征途;90年后,长征精神跨越山河,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扎根发芽。“永远的长征”,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召唤——我们不曾忘记来路,也必将不负前路。正如宣讲中所言:“长征从未结束,只是换了战场。”今日中国昂首阔步的底气,正源自那场伟大远征;而明日中国的崭新篇章,正由这一代青年奋力续写。
此次宣讲活动是由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党委和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共同举办的一场红色教育联学活动。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刘亚玫、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丹丹、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与师生共同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