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深化推动女性学学科和专业发展,2023年12月30日,“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教育部社会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中国妇女研究会的专家及十多所高校与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展开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主办,妇女发展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院)承办,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秘书处协办。

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主持并致欢迎辞,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文振、教育部社会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路路致辞,山东女子学院副校长刘恩允、湖南女子学院副校长石潇纯、河南女子职业学院校长郭丽萍做嘉宾发言。

赵浩感谢与会嘉宾在辞旧迎新时刻专程赴会,共商女性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她从课堂教学、教师成长、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将性别平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环节的主要做法,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强调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她指出,此次研讨不仅是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一项具体行动,期待参会嘉宾为推进中国女性学学科体系建设、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女性学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嘉宾致辞环节,叶文振回顾了女性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女性学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是一代代学者奋斗的结果,也为接下来推动女性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的学科发展,叶文振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重申女性学的学科意识;二是重提女性学学科规划;三是重编女性学学科教材;四是重组女性学学科队伍。李路路依据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和逻辑提出了女性学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他指出新文科建设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即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和新国情的要求。女性学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呈现在新技术革命下女性的生存与发展,回应妇女群体发展的新需求,思考妇女研究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嘉宾发言环节,刘恩允从学校层面介绍了山东女子学院推进高水平女子大学建设的情况,并介绍了学校的几项重点工作,包括聚焦硕士授予学位点建设,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构建三类九层的人才岗位体系,围绕1+3+N的发展思路打造五大特色发展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势专业群,打造“一报一院一中心”的学术研究平台等举措,也介绍了学校取得的部分成绩。她肯定本次研讨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议接力举办系列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研讨会,推动女性学建设可持续发展。

石潇纯以“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助力女性学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为题,介绍了湖南女子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经验。湖南女子学院融合湖湘女性文学与文化、湖湘女性教育与发展、性别理论与文化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推动湖湘女性文化的理论建构与文化推广,将之与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培养专业的女性学人才。

郭丽萍讨论了“书院赋能成长 性别教育促进终身发展”议题,从书院组织架构、课程开设情况、师资建设、教材选用和编著、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方面介绍了书院在女性人才培养和女性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

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丁新娅主持。北京大学魏国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常务理事洪艺敏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韩贺南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魏开琼教授先后发言。



魏国英以“中国自主女性学科发展的历程探析”为题,从北京大学女性学专业硕士方向与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和建设入手,以小见大地分析了我国女性学学科发展的特色。她指出,在从既有学科进行女性研究到跨学科进行女性研究,再到独立的女性学学科研究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女性学形成了鲜明的女性特征、本土特征和跨学科特征,表现为一体化的研究视角、与其他学科的女性研究互助共进,以及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求索。
洪艺敏立足专业认证,分析了女性学专业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她指出,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抓手,要不断推动一流本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建议女性学学科建设要高度重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建构,根据立足北京、服务中国、面向全球的专业使命和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教学的设计和教材的建设。


韩贺南以“女性学的学科使命:基于近代以来妇女思想史的考察”为主题,分享了她关于女性学学科使命的思考。她指出中国女性学的发展一定要重视“两个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多学科到跨学科进行概念层级和理论逻辑的提炼。
魏开琼以“女性学的专业使命:基于一流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为题,梳理了女性学专业建设进程,介绍了推进女性学专业建设的部分举措,呈现五位一体的女性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包括符合一流专业标准的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能力、院系文化建设创新等40多项细化目标及任务,强调依据目标导向及任务导向完成女性学专业建设方案及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跨学科女性学知识结构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女性研究的专业人才。
在开放讨论环节,以“女性学学科建设协作机制”建设为主题,进行专家讨论,由魏国英主持。



魏国英提议充分考虑当前女性学学科发展的态势和需求,建议将建立学科建设协作组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有形成果。她的提议引起在场嘉宾的共鸣,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认同,初步达成由中华女子学院牵头成立“女性学相关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后续支持和推动协作组的成立,与会学者就学科建设协助长的运行机制以及后续推进达成初步共识。
上午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妇女发展学院女性学专业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该展示全面系统呈现了女性学系自2016年以来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部分教学成果,与会专家对女性学专业七年来深耕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以及建设成效、对女性学专业通过剧场形式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表达了高度的认同与赞扬。



下午的主旨发言进一步聚焦学科和专业,由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副院长王向梅、朱晓佳主持。




在主旨发言环节,山东女子学院妇女研究与发展中心王慧教授以“女性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路径”为题,详细介绍了山东女子学院女性学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山东女子学院确定了“横纵结合”的女性学学科发展总体思路,将在科研突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杨笛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金陵女子学院先有研究中心,再有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之后获批硕士学位点,最后才有本科专业的建设过程。其建设历程及其推动下的女性学发展现状,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和思考。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艾晶教授从女性工作室的开发与应用入手,介绍了艾徕女性工作室的成立和建设过程。她重点分享了如何充分发掘和链接校内、校际和社会资源,启动关键人物对女性学学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高效使用网络媒介和团队/联盟力量,合力推动女性学研究和相关社会服务的发展。



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金花善教授作为国内第一个女性学博士,以自身经历带领大家了解延边大学的妇女研究及当地女性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金花善及其团队从延边地区女企业家培训入手,培育了一支专业的女性终身教育讲师团队,深耕“延边地区女性精英群体”这片田野,推动了当地女性社会团体的发展。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副院长朱晓佳以“卓越与创新:女性学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女性学专业如何通过专业定位、课程和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妇女发展学院公共课教研室主任生龙曲珍以《女性学导论》课程为例,介绍了学校性别平等教育的开展情况,分享了授课团队在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以“性别教育”实现“全人格教育”的思考。




山东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李桂燕教授详细介绍了该校女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情况,如“性别前沿训练营”如何实现“精英化培养、应用型导向、多元化成才”的培养特色。
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周红金副教授围绕《女书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情况,分享了湖湘女性人文素养教育的新实践成果。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敏副教授围绕精品慕课《女性学:女性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对课程建设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进行了介绍,并以多个案例呈现了教学改革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和成效。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尚宇菲以“学人与学科:女性学学者成长逻辑及其教育意蕴”为题分享了对女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她关注到女性学学者成长过程中的共性和特性,指出“学人”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对“学人”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女性学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中华女子学院科研处处长臧海群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臧海群首先向与会人员表达了感谢和敬意,感谢她们对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支持,为构建中国女性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言献策。她表示,自己为女性学学界前辈的激情和热情所感染,也为学界有新人而鼓舞,肯定了本次会议对女性学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议题推进的重要性。最后臧海群介绍了学校凝聚学科建设的做法和成果,表示将从服务科研和教学角度支持和保障女性学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研讨会在辞旧迎新中圆满结束,为未来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并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在未来女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进程,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为持续充当学界先锋续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