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妇联和凉山州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华女子学院暑期实践团71名师生安全到达喜德县、布拖县龙潭镇服务地,启动了实地走访和破冰活动,对当地的县情、社情以及妇女儿童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与当地负责人进行工作对接,及时调整、完善实践服务活动安排,迅速投入工作状态。
实地走访 深入调研
8月6日,在凉山州妇联副主席陈慧英、喜德县妇联主席邓莉的带领下,实践团喜德分队分别走访了服务地两河口镇火觉莫社区和光明镇彝欣社区。邓莉介绍了两个社区的情况,以及喜德县妇联招募当地大学生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实践团了解到该特色项目以本地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内容包括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知识讲解等,他们在分担家庭照料、促进儿童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了解了当地社区儿童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实践计划,将根据不同年级儿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配合当地妇女儿童工作,更好服务当地妇女儿童。特别是将结合当地妇联现有的大学生巾帼志愿者特色项目做好衔接互助,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为行动指引,通过讲述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冬奥精神、党史故事、家风家教故事、中华女子学院校史,开展性别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语”爱同行普通话教学等,打造我校实践活动特色。
凉山州妇联发展部部长方超、喜德县妇联副主席张春琼全程陪同走访。
走进学校和社区 改进服务计划
8月7日上午,布拖县妇联副主席张秀英及龙潭镇相关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了龙潭镇中心学校校园。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四位跟班班主任,就当地教育状况、儿童情况、文化传统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结合当地情况,实践团对课程方案及服务计划进行了改进与细化,并对即将开展的课程进行了深度磨合与模拟试讲。
8月7日下午,实践团喜德分队一行11名师生翻越交错的盘山公路到达中坝社区,与中坝村相关负责人开展了暑期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座谈。喜德县妇联主席、中坝村书记细致介绍了中坝村现状以及学校儿童具体情况,双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为日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调研中,实践团喜德分队依据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与文化特色内容,决定在当地开展具有特色的家教家风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主题。
破冰之旅 相知相识
椒香彝语达体舞
——喜德县彝欣社区破冰活动
彝欣社区是凉山州喜德县最大的搬迁安置社区,这里有整齐漂亮的楼房、干净宽敞的道路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这里的孩子们笑容真诚也带着腼腆。为了能够与孩子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实践团借助现有课程与活动教室作为平台,大家在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站在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与展示,利用活动及课间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团队成员还通过“击鼓传花”和“萝卜蹲”等游戏方式活跃现场气氛,孩子们也变得更加自信,主动跟团员们交流互动。小小贴纸,破冰游戏,贴近也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为服务活动更好地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践团还与孩子们和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同跳起了达体舞,一同唱起了喜德拉达。凉山州正午暴晒的阳光也抵挡不了这份热情,孩子们主动拉着这些姐姐们的手,一圈一圈在灿烂的阳光下蹦跳欢笑。
共建京蜀连理枝
——喜德县光明镇石门社区破冰活动
实践团小分队一行七人抵达石门社区后,通过自我介绍和学生自主选择心仪班主任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了表示对实践团的热烈欢迎,石门社区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演唱了《我还有点小糊涂》、《明天会更好》、《孤勇者》等歌曲,热烈欢迎团队加入,成为他们的老师。学生们还为团队成员演唱了彝语歌曲《喜德拉达》,他们的歌声热情高亢,展现了自信与欢快。
“双向奔赴”
——布拖县龙潭镇的破冰之旅
来到布拖县的龙潭镇,郁郁葱葱的山林带来一抹夏日的清凉,而当地居民的热情和孩子们的笑脸成为了大家前行的最佳动力。在抵达布拖县龙潭镇中心校后,实践团以地图为工具,以自己家乡在中国地图的位置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在增进彼此认识的同时,对祖国的辽阔幅员、地域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
实践团师生还和孩子们通过“爱的抱抱”、“123木头人”、“鲨鱼鲨鱼几点了”等多个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迅速加深彼此印象、促进相互了解,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当地老师还带领大家一起学唱了彝族敬酒歌。伴奏响起,孩子们和实践团队员齐声合唱,歌声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学唱敬酒歌活动使队员不仅了解了彝族传统音乐,还认识到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对发展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相知相识中,实践团的服务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对本次活动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践团成员表示:“在此行中,我们要努力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对未来的憧憬之梦,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坚定信念,为追逐梦想而不断努力。”未来几天同学们会以更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专业的精神、丰富特色的活动,为本次实践服务活动增色添彩,不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