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精神,积极讲好中国故事,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妇女发展故事,彰显女性力量,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强大力量,2022年12月28日在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线上成功举办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妇女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本次平行论坛围绕“跨学科对话:妇女传播与文明互鉴”议题,深入探讨妇女国际传播在促进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本次平行论坛由《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石彤进行主持与点评,邀请了八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学校的嘉宾围绕着妇女传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探讨。
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讲座伊始,石彤教授介绍了本次平行论坛的主题——跨学科对话妇女传播与文明互鉴,她说到:“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价值需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进行对话和互鉴。妇女传播和妇女发展也是我们整个论坛的关键词。”
石彤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主编、教授
她介绍之后,八位来自不同邻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围绕妇女传播和妇女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展示与探讨。
周好璐 北方昆曲剧院创研室主任、国家一级演员
漫谈当代昆曲传播之实践与感受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也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北方昆曲剧院创研室主任、国家一级演员的周好璐主任介绍了昆曲的传播及全新的传播路径,让我们耳目一新,昆曲是一种媒介,当代昆曲在中国和国际传播,不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昆曲。 关于昆曲的传承,周好璐引用了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当中的话,“文化传递的三种方式。第一个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的并喻文化,以及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她说昆曲的传播应该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有所创新。互联网+飞速发展,应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和传统行业有机结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播,发挥它更大的社会价值。
龙耘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后疫情时代的女性领导力与传播力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龙耘教授以“后疫情时代的女性领导力与传播力”为题,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全球女性产生的影响,认为疫情中女性在职业发展、家务、精神焦虑等方面受到更大的冲击,但同时也表现出可贵的责任感、心理复原力和强大韧性。她结合自身研究分享了对女性领导力和传播力的新认知,强调包容、同理心和韧性等特质应该是领导力的重要面向,而平台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呈现出新的模式,诠释和传递着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与力量。她还结合全球视野及文明互鉴,指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妇女权益的保障依然是后疫情时代女性成长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
夏华 依文集团董事长、中国手工坊创始人
构建利他主义的美好商业
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是商业和商人是有利己主义的倾向,而依文集团董事长、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利他主义的美好商业。夏华董事长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创业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从公益项目到社会化企业的模型。第一点是基于数字化运营的产业生态——无线增长的基础,第二点是基于利他主义的美好商业——核心价值的构建,第三点基于理念洞察的消费体验——口碑、流量、个性、粘性,第四点是基于美好商业的超级进化——从使命到创造的超级进化。从这四点来为我们介绍她是如何构建与实现利他主义的美好商业。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可以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数字经济时代为妇女参与经济创造了新的机遇,女性企业家创业当中的是利他性的,也使女性创业成为了一种美好的情感劳动。
王露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时尚与健康-设计“她力量”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王露教授带我们了解时尚与健康的“她力量”。设计的魅力是通过我们的视觉、身体、心灵全方位去感受的魅力。一开始王露便用一段视频带我们近距离感受设计的魅力。她通过四个方面来带我们深入了解时尚与健康设计中的“她力量”。首先是分析当下的趋势和背景,她用巴黎的2024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标志以及荷兰皇家国家足球队的标志从设计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体育的包容和女性更多的去参与体育的这样一个变化,这不仅是运动中具备的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同时也是我们当下的更友爱、更包容、更美丽的一种时代的精神。从设计的视角我们看到女性在时尚、健康、运动中的一些变化。
其次王露为我们介绍了我院服装与设计专业的定位与特色,秉承了中华女子学院崇德、至爱、博学、尚美的理念,在突出专业的定位和特色的时候,重点突出了艺术与科学、时尚与健康、包容与可持续的专业特色,这样的一些理念不仅融合在人才培养中,也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她也希望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备具有中国创造使命的,并能够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设计人才。
然后她运用了五个案例让大家了解以包容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最后向大家分享了她们在历年积累中做的作品交流和传播,如每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大学生时装周会展现优秀的设计作品。王露分析了服装设计的新理念、新视角、新趋势以及新路径。当今中国女性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的时尚健康的设计领域当中,展现出了蓬勃的“她力量”。
杨剑利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导
复古与开新:清末女学的兴起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导杨剑利从中西文明冲突中的女学议论,女学与国家强盛以及清季官办女学的兴起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解清末女学的兴起。晚清内忧外患,改良的、改革的、革命的人士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将女子禁锢于家内,提倡兴办女学。使女子成为和男子一样的国民。在中西碰撞中,在清末缔造未来国家的想象中,女学完成了近代的转换,既有对女子的重新定位,也包含具象的女学堂空间。我们的平行论坛不仅是跨学科的对话,还是跨时空的互鉴,她以扎实的史学功底向我们展现了清末女学的兴起和发展的脉络。而且这当中关于女性与强国的关系分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发展女性教育对于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张晶 科技日报研究部副主任
女性、理性力量与科技传播
科技日报研究部副主任张晶主任为我们讲解了女性、理性力量和科技传播三者间的联系与关系。科技传播是强化科学理性精神内核、增强理性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女性应该成为科技进步的、理性的传播的重要力量。强化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是当代女性提升个人能力的需要,也是在外界错综复杂信息中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兴青年女性群体逐渐形成并快速成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新生力量。要把青年妇女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样才能让她在未来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推动社会发展。
娄芸鹤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
专业委员副秘书长
科技与女性:谈“新中科技论坛”的
创办与发展
“科技与女性”主题,是娄芸鹤博士以其女性人类学研究者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和社会学的维度,概括论述了影响女性在科技领域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她不仅以东西方19世纪的女性科学家为例,还以中国首位华人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少将、中国航天事业上的英雄女性宇航员刘洋和王亚平、以及出生和成长于独生子女政策时代的颜宁等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为例,说明新中国至今73年以来,文化制度体系为现代女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供成长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关于女性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于对现代科技对女性的影响以及科技与现代女性的永续学习的关系论点的阐述,她以其在新加坡创办“新中科技论坛”的经历与我们分享她对“科技与女性”这个主题的实践与思考。创办“新中科技论坛”的目的是在疫情期间为新、中两国学者、科技人员搭建一个促进新加坡和中国科技交流、产业化合作发展的平台。三年来,她主持了72场主题论坛活动,邀请各领域研究人员、专业人士,在此平台上分享成熟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论坛讲座内容涵盖了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外骨骼机器人、食品科学、环境保护、智能健康监测,物联网、遥感科技等各个领域,吸引了国内外多个平台合作。“新中科技论坛”成为一个让信息可以在国际上分享互动的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发展的平台。娄芸鹤以人类学女性研究者的角色将其思考和感受凝聚成一首诗,献给本论坛。除此之外,她还表示后疫情时代即将开启,新中科技论坛也会随之做出更多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新科技发展的需求,未来会将线下和线上活动结合起来,在科技论坛中增加更多的人文社科主题,促进科技和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邀请更多国际专家与学者做客论坛,积极推动国际科技成果在中国的产业转化,支持中国科技企业,立足新加坡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科技与女性应该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新中科技论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臧海群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
"兰"的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妇女传播
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臧海群教授以古今了不起的“兰女性”的故事为起点,以叙事视角进行研究,尝试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妇女传播。从学习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方向和目标,我们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尤其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臧海群的主题便是从中而来,要讲好中国妇女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她说道:“这是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要求,前面专家都重点解读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我们中国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事业的一个基本国策,也是我们取得丰硕成就,包括继续在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一个目标。”臧海群今天主要讲了四层意思:一是“兰”的故事;二是谁在讲故事,讲谁的故事?三是跨文化、跨媒介、跨语际叙事;四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妇女传播。她表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妇女传播自主知识体系,首先是哲学为本,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还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文艺观的融会贯通;还有科技为用,在新文科里面体现非常明显;最后就是跨学科为法,在文理农艺这方面的融会贯通,这对我们的知识体系建构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妇女的领域是全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局限在一个性别或者单一领域进行研究。
总结
最后石彤对本次平行论坛进行了总结以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关于研究问题,一项研究,研究问题清晰非常重要,不同的学科可能对此理解不同,研究问题反映出我们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意识的来源。第二,关于概念,需要界定清楚。第三,关于理论,要扎根中国的本土实践,讲好中国的故事,从实证研究中去凝练出本土理论,这也是一种理论研究。第四,关于社会性别意识,妇女传播研究要有社会性别意识,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第五,关于研究方法,其实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妇女传播的研究可以采用口述史的方法,这样研究才能够深入和真实。如果只是对某些问题去进行访谈,可能会带来片面化、零碎化的资料和判断,并不能够真正地去领悟访谈资料背后的真正意涵。书写论文不一定能够全部展现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料。但是,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资料的一种理解。
八位演讲者都是各自业内的佼佼者,她们围绕着妇女传播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进行探讨,涉及了传播、戏剧、商业、设计、历史、科技等,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具有价值。让参会人员感受到不同学科关于妇女传播研究的魅力,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