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玉迪:《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上的体现——兼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13条为例》,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
【摘要】《儿童权利公约》所阐明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我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中有中国本土式的表达,即我国《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征求意见稿等中的“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与《司法解释(一)》部分条款体现父母权利本位倾向不同,在父母双方均要求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时,征求意见稿第13条严格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从未成年子女利益保护视角处理离婚案件中的抚养权纠纷,以否定事由的方式排除了实施家庭暴力等严重不端品行的父或母一方的直接抚养权。此外,建议增加“有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行为侵害监护权、探望权”的情形,以展示司法者对未成年子女利益的特殊人文关怀。
2.杨浚泽:《深度伪造儿童色情制品犯罪的规制困境与实践出路》,载《海南大学学报》2024年9月26日。
【摘要】由于现有治理模式存在理念偏差以及法益错位、评价不足导致的规制缺陷,深度伪造儿童色情制品犯罪正面临刑事治理困境。对于深度伪造儿童色情制品的刑法规制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基本立场,摒弃成人司法惯性思维,将儿童性权利保护作为刑事治理的出发点,通过采用积极预防性刑法观构建解释论上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规制模式。具体而言,应以儿童关于性的身心健康权为核心对猥亵儿童罪的保护法益进行重塑,通过扩张解释及时回应侵害儿童性权利犯罪的线上化、非接触化趋势,将制作深度伪造儿童色情制品的行为纳入猥亵儿童罪的处罚范围,但猥亵儿童罪的扩张适用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将超越“猥亵”文义的行为解释为猥亵儿童罪的行为类型。
3.姚建龙:《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法益证立与实质认定》,载《清华法学》2024第4期。
【摘要】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不是未成年女性的性自主权,也不仅仅是其身心健康,而是伦理道德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女性身心健康这一双层法益。其中,伦理道德包括具备亲缘关系主体间的乱伦禁忌以及社会对其他特殊职责人员的伦理期待,身心健康包括存在隐性强制时的身心损害,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否定评价和对女性性观念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法益观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减少本罪的处罚漏洞,符合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女性的刑事政策要求。在此前提下,成立本罪并不限于行为人行为时与未成年女性存在特殊关系,在行为人曾经与未成年女性具备特殊关系,行为时已不具备特殊关系,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仍然侵害前述复合法益时,仍构成本罪。但若行为人行为时已经脱离特殊身份时间久远而不会侵害前述复合法益的,行为人就不再构成本罪。
4.孙若尘:《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模式考察及中国方案》,载《东岳论丛》2024年第8期。
【摘要】从科学处遇罪错未成年人的视角出发,保护处分是处遇罪错未成年人的上佳路径之选。域外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可以大致分类为阶梯式处遇模式和场域式处遇模式两大类,二模式之下的保护处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排布规律、适用标准和处遇特点。我国引入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需要根据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处遇法的立法体例和处遇具体措施的现状进行考量,选择契合我国的场域式处遇模式。建构我国具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可以创设以惩罚型保护处分机构为核心的机构性保护处分,引入以社会观护措施为主的社会性保护处分,以及形成皆在发挥半封闭化场所处遇功能的半机构化保护处分。
5.高家璇:《抚养纠纷案件中实现“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的探索》,载《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5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这既是《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体现,也是解释和适用儿童相关权益规定的基本指向。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场景不明、“长期共同生活”作为衡量因素以及不合理增加“更适合抚养”证明责任标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受传统司法观念影响和相应配套措施不足。为此从儿童自治主体的法律地位入手,明确“最有利于未成年”的当代精神是尊重儿童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以此为标准和宗旨,分别确定衡量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因素、类型化原则适用情形和衡量因素、提出实现“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的配套措施,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既能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也能让儿童参与并决定与自身相关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