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全国妇联与法国驻华使馆主办、中华女子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法两国反家暴问题专家围绕“家庭暴力受虐儿童的法律保护”这一主题,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果和心得。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法方专家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平台远程参加。
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中华女子学院国际交流处叶水平处长主持,全国妇联联络部一级巡视员赵红菊女士、法国驻华使馆联络司法官何法晟先生、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周应江教授分别致辞。
赵红菊女士指出,今年恰逢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五周年和全球妇女峰会五周年,本次中法反家暴研讨会以“家庭暴力受虐儿童的法律保护”为主题,意义重大。《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五年来,我国的反家暴工作呈现“三高”、“两低”的可喜变化:社会反家暴意识普遍提高,家暴受害人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高,司法机关对家暴处置的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妇联接到投诉家暴的妇女人数降低,恶性家暴案数量降低。2015年至今,全国妇联与法国驻华使馆在中华女子学院连续举办六届中法反家暴研讨会,该活动已成为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务实交流与合作的品牌项目。
法国驻华使馆联络司法官何法晟先生首先对全国妇联和中华女子学院历年所做工作表示了感谢,回顾了中法两国从2015年举办反家暴研讨会以来的重大主题。他强调,两国反家暴经验的对比和交流,对促进男女平等、保护女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周应江教授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适逢该法修订,本次会议讨论关于受暴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在反家庭暴力领域的交流合作,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儿童免受家暴做出共同努力。
研讨会第一阶段发言由中华女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莹副教授主持,三位法方专家依次发言。
第一位发言人娜塔莎·拉托是巴黎一级检察官办公室副检察官,她介绍了法国有关保护家庭暴力未成年受害人的法律制度及其最新发展情况,指出法国近年来对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惩治力度逐渐加大,刑法、民法均对此类行为增加了保护性条款。她认为,应当明确报案者的责任,要求社会工作、教育、医疗等领域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工作者主动报案。同时,应当加强专业人士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并对司法人员进行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
第二位发言的是国际刑事律师杰西卡·芬内尔,她针对性虐待未成年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如何为受害者提供妥善保障,以及法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在性虐待案件中的局限进行了阐述。她强调,在法国的此类案件中,警察不恰当的询问方式容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应当强化律师作用,由律师协助未成年人报案,并在警察的询问不合理时提供必要保护。
第三位法方专家多米尼克·西格多的身份是作家、战争记者,她同时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类NGO的负责人。她在讲话中直面世界各国对女童实施暴力案件中的侵权与沉默问题,指出了制定有效的跨领域预防儿童性虐待的国家政策的必要性。她同时呼吁,应当在未成年人成长早期就教育、告知、鼓励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以减少此类事件造成的伤害。
研讨会第二阶段发言由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副院长邢红枚主持。
第一位发言的中方专家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厅(未成年人检察厅)检察官张寒玉。她指出,当前社会普遍缺乏对家庭暴力违法性的敏感度,导致家暴案件难以进入司法视野。为解决这一问题,最高检、公安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等九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该制度如能切实实施,将有助于遏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
深圳市宝安区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冯颖霞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宝安区对儿童家暴案件的管理机制,系统化、数字化、高效率的宝安模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宝安区建立的全国首个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系统和网格员等制度独具特色,并且在反家暴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效。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马皑教授从心理学角度追问了家庭暴力的源头问题,指出负面情绪是家庭暴力的推手,而未成年人则成为负面情绪的宣泄对象。他认为,应当建立并普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源头入手,真正有效控制家庭暴力问题。
最后一位发言人,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专家张荣丽从中国对儿童人身权利的保护规定、家内儿童受虐问题现状、干预路径、以及多机构合作干预优势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对家内虐童事件进行有效干预的做法,指出有效干预的路径包括社会干预和公权力干预,但社会干预产生期望效果的时间较为漫长,因此应当从行政和司法层面加大公权力对家内虐童行为的干预。
保护家庭暴力受虐儿童需要社会各界、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本次研讨会呼吁各界共同反对家庭暴力,通过多领域、跨学科的知识和实践切实改变儿童的生存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