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女学圆桌“性别交叉”系列于2024年12月10日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马丹就其长达七年的劳动与性别研究进行分享,妇女发展学院师生和校内其他部门老师同学参加。
马丹作为“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核心成员,对我国公路货运业与卡车司机群体进行了长期的纵贯性研究。她的学术论文《性别观念变迁的微观逻辑——以跟车卡嫂的劳动时间为例》被权威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评选为2022年度“十大好文章”。在本次讲座中,她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卡嫂研究、女性卡车司机研究四个部分讨论了公路货运业的性别与劳动。
在生动的视频和照片中,她介绍了卡车司机这个群体的概况,特别是在这个分类下生态迥异的亚群体——男性卡车司机、跟车卡嫂、留守卡嫂、女性卡车司机。作为性别隔离程度严重的职业,女性的进入本身就被视为一种挑战。在成为女性卡车司机之前,一部分女性从跟车或者留守开始触及这个行业,在通往成为女性卡车司机的路上,她们还需要冲破招聘政策和用工制度造成的制度性隔离。她用从“抽象到具体”和“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式,探讨了抽象性别观念与具体性别概念的叠加,还用性别工具箱的框架展示了卡车司机根据场景/情境所展示的性别气质,。马丹认为,源于性别的多层次性以及劳动交叉的多样性,无论是性别平等的达成,还是打破职业隔离,都是一个繁复曲折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
马丹还介绍了:男性卡车司机的性别策略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处境在哪种程度上与女性是相似的?为什么很多男性卡车司机不愿意让自己的妻子成为卡车司机?货运时效所带来的劳动的紧迫性,是否比性别更有先地产生影响?北欧等国开车司机相关研究是怎样的?我国卡车司机相关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有哪些?课题组成员接下来还会从哪些方面继续拓展学术研究?讲座后,大家围绕着讲座内容继续跟马丹老师讨论了这一系列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为学校育慧大讲堂和妇女发展学院女学圆桌活动,是女性学专业基层教学组织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活动之一,为本学期女学圆桌“性别交叉”系列补充了从劳动的理论和实践看性别的视角。本学期还将继续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习视角推进圆桌活动,落实基层教学组织赋能教师发展的任务,为一流本科建设、达成学校人才目标培养持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