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妇女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五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聚焦新时代国际传播中的女性力量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担任主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召集人、高级编辑杨华围绕主题《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女性力量》,从毛泽东主席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题词说起,开启了主旨发言环节。
杨华从媒体人的专业角度,指出讲好新时代中国妇女的发展故事,做好中国女性形象和中国形象的自我塑造,是媒体人的职责。各行各业女性奋斗逐梦的故事既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体人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讲,由不同的人来讲,其效果,包括可信度,或许都不一样,对女性议题来说可能尤其如此。
接着杨华结合工作实践,以具体新闻作品和新闻人为例,从关注讲故事的人、故事里的人和故事里的文化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力量。同时,从文化视角聚焦分析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发挥女性创作者优势、开拓女性创作新视野,以及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利用互联网社群传播和圈层文化的传播特色,实施精准传播等问题。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杜洁的发言以《贯通理论探索与政策实践的妇女研究》为题,从历史回顾、研究力量、成果和影响以及思考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杜洁系统梳理了中国妇女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享了中国妇女研究会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各项妇女理论探索、以及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在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方面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妇女研究的作用方面,杜洁从助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性别平等主流化的落实、开展社会性别分析与评估,以及提供这方面的技能与工具培训等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妇女研究是一项根植本土实践、立足国际发展的工作。以传播为导向的妇女研究,用传播的视角、强化问题意识、融通中外概念范畴,对妇女研究进行表述和理论创新,是我们下一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特别努力实现的工作。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的发言题目为《妇女传播与文明互鉴》。程曼丽深入阐述了妇女在文明交流互鉴当中发挥的作用。她指出,妇女是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使者,是推动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文明对话交流互鉴成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
程曼丽还特别强调和阐释了在新形势下如何看待文明交流互鉴。目前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发展的特殊时期,两大格局的交织发展必然带来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彼此认知的改变。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都是由此而生的。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在变化中、互动中、冲突中看待文明交流互鉴。
同时,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动态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文明交流互鉴,对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文化传播要从以往片段式的单一符号的传播,转变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整体传播,通过阐释符号所承载的理念和价值,更好地展示中国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明形象。其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要尽可能摆脱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示范。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立平在题为《合作共赢 造福人类》的发言中指出,我们需要深一步的思考未来应该如何把我们的媒介与女性和我们整个中医的国际传播进行一个有效的对接。
张立平立足中医思维的大格局,从中医传播的概况、北中医探索和实践等方面,就中医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她指出,中医是关于生命运动的科学。基于关爱生命这样一种文化,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传播的是对生命的认识。中医认为,我们的生命脱离不了个体内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整个个体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在一个系统中变化着的生命现象,和自然社会变化有共同的规律特性,也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中医对生命的一种认识。
张立平还介绍了北中医在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这方面的一体化战略以及实施情况。她指出,在建构命运共同体中,应该通过媒介与妇女,还有我们的中医药,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通过媒体提供的医疗服务、科普知识,发挥我们中医药的文化传播影响力,通过媒介与妇女,再加上中医药的联合,达到互利共赢、共同传播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发言主题为《作为新共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李怀亮从盘点2022年切入,指出我们这个世界目前确确实实是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谓世界之问、时代之问,都是非常具体可感的问题。世界为什么会走成这样,跟世界这些年的发展和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
接着,李怀亮诠释了现代化、现代性和全球化的不同内涵,揭示了现代化正反面两个方面的特点、西方现代性在全球范围内的无限延展以及所引发的全球化的困局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挑战。
他强调要促进新共识,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还是一种共同行动。在当下,各个国家都需要共同行动、共同合作。在共同行动中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人类新共识,其中也包括在妇女问题研究、以及国际传播媒介中的共同行动。事实上,媒介从业人员中的女性力量,甚至超过了半边天,女性的力量在传媒和文化领域的力量,比其他部门可能更为巨大。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本届论坛聚焦妇女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既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传媒领域性别平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重要体现。
今天上午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对妇女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相关议题进行了交流和回应。各位嘉宾的发言中有很多真知灼见,既有创新性的观点,又有宝贵的实践探索。大家在发言中不仅分享了利用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面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的故事、彰显女性力量等宝贵经验,也为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UNESCO Chair)是教科文组织推动大学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间学术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组织平台。目前在全世界116个国家设立有877个教席,中国有20个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媒介与女性教席。2018年,经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决定并报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媒介与女性教席在中华女子学院设立联合教席。媒介与女性教席是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信息传播领域设立的首个教席,也是目前中国信息传播和性别研究领域的唯一教席。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是教席的重要学术品牌活动,目前成功举行十届,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