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华女子学院举办“第五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

发布部门: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12-24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按照全国妇联“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要求,12月19日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西藏大厦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家庭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妇联从事家庭工作的相关人员,社区、社会组织等从事家庭建设的一线工作者,对新时代家庭观、家庭学科理论构建、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家庭教育指导、家庭中的托幼养老等重点社会议题进行探讨。相较于前四届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更聚焦于探讨新时代家庭观的理论内涵,发布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开展家庭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探讨在高校设置家庭领域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分享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宝贵实践经验。

222

家庭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新时代家庭观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家庭建设研究院院长李明舜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家庭、怎样建设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宽广的社会视野,贯穿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中国逻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我们新时代做好一切家庭工作的科学指南。

李明舜认为,新时代家庭观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家庭的功能、地位、发展趋势以及家庭建设的内容、途径、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任务则是要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从本质来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领域的体现和要求;现实作用则是新时代家庭建设的行动指南。

李明舜强调,我们要以新时代家庭观为指导,深化和升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家庭观的丰富内涵,系统阐释新时代家庭观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文化渊源、实践渊源,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家庭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深入研究新时代家庭建设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仅对新时代家庭建设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政策性、对策性研究,而且不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家庭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南。我们要以新时代家庭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推动新时代家庭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政策体系。我们要以新时代家庭观为引领,推动家庭教育法的制定,推动“十四五”期间家庭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制定,推动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时纳入家庭视角;我们要以新时代家庭观引领民法典特别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的实施,引领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引领有关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家庭保护规定的实施。我们要以新时代家庭观为指导,探索和建构新时代家庭领域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的家庭建设与发展需要建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更需要掌握家庭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探索和建构新时代家庭领域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积极建议和推动将家庭学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目录,将新时代家庭观纳入各级党校重要培训内容。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1810/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教授为会议致辞

主动布局家庭领域的学科与专业建设

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在家庭学科建设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家庭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晓梅教授介绍了今年学院向教育部提交新增家庭学本科专业论证情况。建立家庭学专业,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家庭发展趋势,培养家庭建设专业人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需求,推动和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第一,专业设置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家庭学专业和院系建设,主动布局人民美好家庭建设和国家、社会治理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中华女子学院作为全国妇联主管的中央部属高校,家庭学是学校“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设置家庭学专业,符合中华女子学院专业布局和发展定位。第二,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家庭工作已经涵盖了家庭中的儿童教育、婚姻家庭调解、法律权益、母婴保健、健康服务、吃穿住用等内容,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家庭视角和家庭工作知识及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办学基础符合专业申办基本条件。设置家庭学专业,可以与学校社会工作、社会学、女性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进行跨学科融合,渗透培养,既丰富学校现有学科体系,又有利于促进综合性、跨学科人才培养。学校拥有一支家庭学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围绕婚姻家庭、妇女发展和儿童教育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发展态势,具备家庭学专业办学条件。此外,在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在家庭学研究与实践推动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果的探索,如参与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促进男女平等和家庭建设制度机制研究”,承担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评估工作和“十四五”家庭教育规划(2021—2025年)的制定工作,拍摄“新时代家庭微课”,开发家庭建设专业指导系列课程,编写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技能课程培训包,出版家庭学系列丛书等,这些宝贵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为家庭学科研成果向实践的转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038/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晓梅教授做主题发言

研讨会中,有学者从家庭教育学视角探讨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研究员洪明认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是家庭科学化、专业化的基础,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学科关系、家庭的教育功能及实现、家长教育角色分析、孩子的受教育角色分析以及家庭教育影响问题研究,在家长教育意识凸显、素质不断提升、对教育影响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构建出家庭教育学科体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701/output_1.jpgoutput_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研究员洪明做主题发言

关注家庭家教家风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英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缺乏家庭视角,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目标、治理路径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来看,家庭都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注重发挥家庭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加大对家庭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把营造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作为评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注重发挥家庭作为德治平台的作用等方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家庭工作体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221/output_1.jpgoutput_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英做主题发言

家庭工作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广州市海珠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蒋薇分享了来自妇联组织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治理能力的经典案例。海珠区将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组织联建、人员联管、阵地联用、载体联创,构建强大的基层组织建设网和家庭教育工作网。通过建微家践初心,扎实推进党建带妇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导思想的“1”,科学统筹社区与家庭的“2”,从当前亲子迫切需要提升的科学育人、心理健康、亲子沟通、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理性上网6个维度,创建社区家庭教育“1+2+6”模式,形成“家校社”共建共育新格局,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治理的能力,助力社区实现善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343/output_1.jpgoutput_1

广州市海珠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蒋薇做主题发言

家庭教育理论发展水平与实践探索力量显著提升

研讨会汇集了多位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践推广机构,他们从家庭教育政策、家庭教育学科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等几个方面为我们呈现了2020年家庭教育领域的重要进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出,家庭教育政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的同时学理的研究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政策及政策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最终需要从学理上寻找依据加以解决。缺乏家庭教育学理支撑的政策在执行中会遇到阻力而难以实现政策目标。整体上,家庭教育策制定过程中对家庭教育学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家庭教育学理的研究与阐明不足。

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是家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才能为家长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中华女子学院儿童与发展教育学院副院长陈虹副教授分享了基于“全国家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成果,提出当前在我国家庭,父母和祖父母是育儿的主要力量,多数家长将知识学习放在首位,手机已成为很多家长的管理工具,家长在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投入不太充分,面临缺少管教时间、家庭教育知识不足、养育有焦虑情绪等困难,为我国家庭教育实践提出重要参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546/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与发展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虹做主题发言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聚焦精准人群、精准问题,才能为区域教育脱贫攻坚找准着力点。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霍雨佳在对全国20个欠发达县5000多个家庭开展的0-6岁儿童家庭教育及指导服务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在留守儿童占比较大的欠发达地区,祖辈难堪教育之责,家庭养育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来源单一,旧的观念和教育方法仍存在,科学儿童观和家庭教育观的形成还有一定距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和获得存在较大差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730/output_1.jpgoutput_1

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霍雨佳做主题发言

作为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的会签单位之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推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三级主任科员刘宗顺在本次会议中介绍了关工委的家庭教育指导情况,充分发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独特优势,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家庭教育宣讲、创设家庭教育项目、成立高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家庭教育发展论坛等,加强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推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努力。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704/output_1.jpgoutput_1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秘书处三级主任科员刘宗顺做主题发言

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阵地。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晏红基于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家园关系现状,提出思考家园共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家园共育质量所需要的社会支持。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518/output_1.jpgoutput_1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晏红做主题发言

未来学校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研究合作高级主管陈丽丽分享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下的未来学校新型家庭教育探索成果,旨在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全方位支持家-校-社协同发展创新,构建全员育人新生态,实现未来人才学习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

陈丽丽

未来学校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研究合作高级主管陈丽丽做主题发言

建构多样化、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需要发挥社会力量,整合各界资源。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总经理应光介绍了新东方作为社会力量在全国各地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介绍协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具体做法和基于实践的思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441/output_1.jpgoutput_1

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总经理应光做主题发言

托幼和养老问题得到持续和深入聚焦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养育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关于生养经济成本高、无人照看、影响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基于基于供给-需求理论,认为在新的历史方位,育儿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非理性提升,社会生活节奏非理性加快,隔代照料难度加大等,推动了已经坍塌的托育服务体系开始再度登场。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3818/output_1.jpgoutput_1

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做主题发言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满足离不开家庭养老。南京师范大学王佩副教授结合即将出版的《家庭中的老年照顾》一书,提出当前社会化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如何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设计、饮食照顾、日常起居照顾、心理照顾、康复照顾、常见老年疾病护理,以及日常急救等知识急需普及。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406/output_1.jpgoutput_1

南京师范大学王佩副教授做主题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张斐博士认为,在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社会化养老的严重不足、家庭养老的天然优势与中国几千年的养老文化,共同推动着家庭养老的回归与重塑。面对家庭养老功能的持续弱化,政府应及时出台政策,加大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构建一个稳定的养老保障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夯实我国的养老基础。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847/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张斐博士做主题发言

多视角分析家庭问题并贡献跨学科智慧

学者们结合传统文化、性别视角、新冠疫情等议题,从不同维度提出家庭建设的方案和路径。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于光君副教授分析儒家“家国同构”的理想图式,认为儒家的“齐家”之道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要对儒家的“齐家”之道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融入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523/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于光君副教授做主题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郝彩虹博士以西北Z县YHQ镇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梳理了西北乡村监护不足型儿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西北乡村的性别文化在监护不足型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形成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439/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郝彩虹博士做主题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应莉分享了生命视角的家庭舞动教育,提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运用舞动的不同功能,发挥其特有优势,使其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332/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应莉做主题发言

自由培训讲师金铉春结合其即将出版的《家庭情绪管理》一书,提出家庭情绪氛围对家庭关系的重要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往往是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表现,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50045/output_1.jpgoutput_1

自由培训讲师金铉春做主题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陈朋博士提出,在后疫情时代,要完善家庭政策体系、明确家庭工作的管理体制、推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家庭防线的构筑提供专业保障。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45327/output_1.jpgoutput_1

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陈朋博士做主题发言

会中和会后,与会人员就新时代家庭观、基层社会治理、家庭学科理论建构、家庭教育指导、托幼养老等相关问题与发言嘉宾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45018/output_1.jpgoutput_1

参会人员与发言嘉宾现场互动交流

随着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学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推进,自2015年开始举办的五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有了实质性突破,逐步探索和建构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家庭领域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当前家庭建设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