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华女子学院“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必修学分课程启动

发布部门: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4-02

2021年3月31日,中华女子学院“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学分必修课程开班仪式暨公开课顺利举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学系主任涂凌波教授受邀担任开课主讲嘉宾。受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的委托,副院长周应江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共有来自文化传播学院以及全校各院系师生约300人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聆听授课。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39名新闻记者,共同录制的32集视频教学内容。大讲堂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媒体担当、记者作为和优质报道为抓手,打通实践、课堂与理论,贯穿了“新文科”融合创新理念,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材正在面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同步推广使用。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部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指委主任委员高晓虹教授大力支持“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女院的课程建设,课前赠送教学光盘和相关书籍,并推荐参与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录制的骨干教师涂凌波教授为公开课示范开讲。

涂凌波教授为公开课示范开讲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利群教授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女院的落地、落实,亲自带领教学团队研究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通知》的落实举措,在大讲堂的启动仪式之后迅速组织师生收看,在2021年寒假期间牵头推进大讲堂教学工作,带头承担此门课程的讲授。本学期,刘利群尽管身在中央党校学习,依然牵头组织了该课程建设工作,期待同学们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的学习受到好的教育、熏陶和提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该课程作为文化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修课程、播音与主持选修课程已列入培养方案和2021版教学计划,课程学时为每周2课时,共计16周32课时,纳入学分管理。

周应江教授在开班仪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堂有温度的思政大课,一堂高水平的专业大课。中华女子学院对这次“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开班高度重视,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学校融合教育提质创新,会为“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提供更多支持。希望文传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努力成为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战斗力过硬的新闻队伍中的一员。希望各个专业的老师们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共同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努力。

涂凌波教授作了题为《扎根中国做新闻 讴歌人民书历史——从马新观解读〈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讲座。讲座中,涂凌波重点对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把人民至上写在抗疫战场”,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亲身经历进行了复盘,介绍疫情基本情况、整体性介绍和抗疫经验报道,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他强调,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同时,涂教授结合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中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部分内容对汪老师的视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生动案例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臧海群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她表示:大讲堂是我们新文科实践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抓手。涂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讲解,让师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里融汇了包括新闻理论、国际传播、新闻采写、新闻摄影、新闻策划等丰富内容,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体悟,增长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增强我们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播学院将与学校思政部、其他院系和专业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好“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资源,把这门课程建设好,一起把我们的新文科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工作做好。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委托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是加快新文科建设、推动高等文科教育提质创新的有力抓手,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全面推进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广大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高新闻传播教育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主动实践,大讲堂利用现代视听技术与通信网络,面向全国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开展。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道路优势,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