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介与女性教席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暨第五届女性发展论坛平行论坛一——“全球对话:国际传播新形态与中国妇女贡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1-09 发布者: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 浏览量:

      2023年12月29日,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暨第五届女性发展论坛平行论坛一——“全球对话:国际传播新形态与中国妇女贡献”在京成功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联合主办,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承办。论坛重点探讨在新形态的国际传播中,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路径,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传递中国女性的价值观和理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女性的真实面貌。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主持,来自中国、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四个国家的十位嘉宾作了精彩发言。

01 跨越国界的交流

      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处长包瑞迪(Rabia Bouzidi)作了题为《在变化的世界中从事新闻职业的阿尔及利亚女性:前景与挑战》的发言,对阿尔及利亚新闻领域女性的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介绍。她指出,在阿尔及利亚国家独立发展过程中,女性从事新闻职业的比例增加,在新闻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数字平台的出现为女性提供了数字化报道和讲述的方式,女性得到了三个层面的发展,一是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二是女性在新闻行业数量比例的提高;三是获得更多的支持以促进性别平等,通过采用性别敏感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促进了包容性新闻职业的发展,使女性声音得到多元化表达。但媒体行业中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技术培训、资金等方面也面临局限和阻碍。未来应将女性作为社会变化的主要力量,以专业性、开放性的态度,激励人心的故事,通过女性领导带动新闻行业的转型。

B4B3

      巴基斯坦《编辑中国》工作人员马克督姆(Mahnoor Makhdoom)作了题为《弥合鸿沟:增强农村女性权能的数字包容战略》的发言,指出巴基斯坦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数字鸿沟,而弥合数字鸿沟,会给农村女性带来发展机遇,其通过巴基斯坦数字扫盲计划、“车轮项目”等社交媒体实例,介绍了巴基斯坦农村弥合数字鸿沟的成功案例,为增强农村女性权能、发展包容性的数字战略提供了借鉴意义。

1A8C2

      尼日利亚女孩赋权基金会主席、贝宁大学教师奥加拉·黛博拉·埃莱奥乔(Ogala Deborah Eleojo)作了题为《为女性赋能:探索触手可及的传播途径》的发言,探索通过触手可及的媒介为女性赋能的路径。她介绍了尼日利亚社交媒体的发展与女性赋能的关系,指出社交媒体已经被广泛用于关注尼日利亚女性问题,为女性提供了发声渠道,使女性可以走到“前台”进行表达,解决了针对女性暴力在内的一些重要问题,产生了积极的赋能力量。集体努力是推动可持续变革的强大力量,我们生活在数字化时代,需要运用数字力量分享经验,代表女性,并最终赋予女性力量。

18705

02 学界和业界的碰撞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作了题为《新时代的性别传播:讲好中国女性故事,描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言,提出要在双向催化语境中认识新时代的性别传播,把握话语资源的历史逻辑和话语空间的现实逻辑,应通过“促进中国女性事业发展”“促进中国理念全球理解”“促进多种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治理变革与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新时代性别传播的价值拓展。此外,还应坚持价值守正,以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为指导;持续推动开放合作,建立性别领域的“大传播观”;促进两性权利平等,避免实质不平等;探索话语创新,实现“个体”与“时代”“内容”与“技术”“自我”与“他者”的三大融合,在拓展联合叙事下,讲好中国女性故事,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巾帼力量,描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FB6C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唐觐英作了题为《从脱嵌到回嵌:中国式现代化指向的“媒介与女性/性别”方向与路径》的发言,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克服现实矛盾、摆脱困境的出路,是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男女平等事业赖以存在的基础与前提,能为媒介与女性当代方向与创新路径提供根本指向,为媒介与女性重新检视自我、科学定位、自主创新提供了根本指引。

11A0B

      中国关工委《中国火炬》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杨子作了主题为《女性隔代互助观察——从一群团组织内部刊物视角出发》的发言,从关工委媒体工作实例出发,以生动的采访报道内容讲述了“中国女性故事”。

      福建教育电视台主持人王奇凡作了题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福建教育媒体人的双向奔赴》的发言,从《家长课堂》新媒体栏目出发,以女性媒体人、教育媒体人、“三娃”妈妈的身份和视角,探讨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

18355

03 热点性别议题的聚焦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罗雪作了题为《平台可供性视角下男性气质建构研究——以小红书App中男性健身笔记为例》的报告,通过对小红书社交媒体平台中男性健身笔记的呈现特征与气质类型进行分析,探讨用户与平台互动实践中的男性气质建构及其影响因素,指出男色本身成为可被消费的符号,成为流量经济的招徕。内容生产与观众互动阶段时的交互实践需要在图像流通中完成性别化的建构,而支撑其运转的物质条件就是小红书的算法推荐机制,男性气质在平台机制、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共同作用中进行建构。

1028B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作了题为《数字时代的算法权力与女性算法抵抗》的报告,就数字时代如何看待算法权力,算法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女性的算法抵抗策略进行探讨。她指出,作为社会权力的算法已无所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算法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已经跃升成为新型社会权力。算法“黑箱”通过内容筛选和分发形塑用户的认知,具有偏见并存在着性别歧视,以显性或隐性方式给女性个体或群体带来不合理差别对待和不利影响。用户与算法的博弈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可通过驯化网络标签的策略进行抵抗,应当为女性创造性别平等、包容友好的网络空间,开展针对女性的数字素养教育,实现女性数字赋权。

1652A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敏作了题为《生活伦理、道德叙事与性别话语悖论: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的报告,基于对人民网张桂梅报道的文本分析,探讨性别是否是典型报道必须纳入的变量,主流媒体如何宣传女性典型,以及应该如何做女性典型报道的问题。她从张桂梅的多重形象、人民网对张桂梅报道的叙事嵌套逻辑和模式的分析中,得出女性典型报道要有“性别”,要回归日常生活,从生活逻辑进行性别体认,在个人史中嵌入宏观视角形成互文,处理好媒体报道中关于女性典型的家庭与事业“非此即彼”两难困境。

FC02

04 主论坛闭幕式顺利举行

      闭幕式上,四位平行论坛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荣誉教授张立,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妇女发展学院副院长王向梅,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媒介与女性研究院主任刘旸依次汇报了四场平行论坛情况,总结了嘉宾们的观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嘉宾们聚焦共同关切,畅所欲言,为本次论坛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各类主题演讲、分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使得与会者从多个维度深入交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对话。与会嘉宾和参会代表们共同见证了一场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国际论坛。

559C2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韩燕致闭幕词。她表示,本次论坛议题丰富、观点新颖、研讨内容涉及妇女发展各个领域,嘉宾们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如何通过创新、传播和共享的方式来实现全球女性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跨领域、跨学科、跨界域的国际学术盛会。最后,韩燕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感谢全国妇联的高度重视、各位专家贡献的最新成果和会务组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