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在乡村发现社会:女性学系师生京郊调研之行

发布时间:2024-07-09 发布者:妇女发展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院 浏览量: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为促进师生对京郊乡村发展的了解,促成学生实践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和理论知识,强化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妇女发展学院组建了由教师黄河、曲珍带队,2021级女性学杨粤、马榕麟、余果、佘斯艺、郭芃圻、叶希文、熊梦茹、岑月婷、左清清、文筱雨10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于6月24日前往平谷区镇罗营上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

110F6F

(学生团队合影,6月28日)

实地调查

大家首先参访了上镇村养老驿站,了解乡村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情况。与去年相比,养老驿站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开始接收中重度失能老人,协同温馨家园和卫生院搭建养老助残为一体的村级养老联合体,让困境老人在晚年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幸福。我们了解到上镇村根据政策规划和本村实际形成了互助养老模式:该模式从实体上依托老年驿站、温馨家园、村卫生院和养老互助点,形成了“以院统站带点”、覆盖全村的养老服务网络,从人力上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巡查队和夕阳红互助队等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了政策传达、日常生活帮助、健康巡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了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网络,巩固了守望相助的乡风。

(参访养老驿站、互助点、耕读园)

在此后的实践中,大家参访了镇罗营镇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点项目——湖畔耕读园。在耕读园,我们与当地妇联主任赵主任、刘书记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座谈会。会上,赵主任与刘书记分享并与我们讨论了上镇村妇女及婚姻家庭状况、基层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我们也走访了村委和村民,集中调查了关于乡村养老、村庄建设、妇女发展、村风民俗的相关资料,并邀请接受访谈的村民拍摄生活纪念照,为她们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

集思广益

每晚8点,团队成员齐聚在会议桌前讨论一天的访谈收获和感想,将个体的调查和感受拼凑成关于上镇的思考。

初入田野,大家描绘了乡村生态图,在讨论如何绘制的过程中,大家将各自关注到的重点串联,发现了乡村重要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道路走向、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等。之后,根据各自的关注点,团队内部自由结合成为三个小组,提炼出养老和外嫁女两个调查主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拟定调查大纲。

AAB49

(乡村生态图)

每次集思会上,学生总结分享自己的访谈对象在村庄中的生活,以及他们在养老方面的特殊体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有条理的罗列出已有访谈涉及到的话题,有效地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汇报。教师就同学们的回答进行评论,引导大家将观察到的现象深度剖析,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并为第二天的追访提供建议。

        

(集思会)

第一小组关注乡村的社会养老与文娱建设。根据北京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老年的基本养老金会根据其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此外,还有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等调整方式,旨在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据访谈,上镇村老人的养老金主要用于日常开销,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仅在面对突发大病的高额医疗等费用时出现阶段性不足。为此,许多老人还会通过个人积蓄、儿女资助以及劳动收入(如种地等)以增强经济保障。同时,村庄的夜晚充满活力,村委为村内配备了健身器材、唱歌设备与健身房,养老服务点内也有打牌、剪纸、书法、按摩椅等活动,老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就近的地理位置,随时选择娱乐的方式,丰富日常休闲生活,满足娱乐的需求,展现了上镇村老年生活的多彩与活力,也展现了乡村社会的精神面貌。

第二小组聚焦两类老年群体:一是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二是高龄且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该小组通过随机抽样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上镇村老年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记录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以及医疗需求等信息。调研显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多样,养老金、子女赡养和政府补贴是主要支撑,但顾及子女经济压力大,突发重大疾病医疗费用高,长期慢性病治疗耗资多等给老年人带来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同时,老年人在辅助器具和适老化改造方面需求迫切,以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意外风险。该小组对此做出了思考,建议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普及辅助器具,鼓励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第三小组成员聚焦上镇村外嫁女群体开展了走访调研,探索了她们在流动、文化适应与家庭角色转变中展现的坚韧与独立精神。改革开放的浪潮和首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吸引外嫁女来京的主要原因。同时,婚姻机遇与个人因素等也促使她们选择在上镇村安家。经调查发现,外嫁女来到上镇村后,面临语言、饮食等适应难题,但她们通过努力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

(访谈当地老人)

此次调研是本学期实践周教学活动,由妇女发展学院实践教研室策划和组织,得到教务处和上镇村的大力支持。经过此次集体调研,师生对京郊乡村发展有了直观真切的理解,学生实践运用了不同的社会研究方法,并将调查所得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锻炼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此外,驻村使她们沉浸式体验乡村日常,尤其是妇女和老年人的生活,为她们关注乡村发展中的重点群体、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情怀创造了条件。重视实践教学是女性学专业教学工作的特色,为培养具有知识、理念和情怀的人才奠定了实践基础。